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梅菜干扣肉
第610章 我们全都要(第2页)
赵铁柱和张红旗、小五子、王壮壮紧跟其后。
凑一块才听明白,原来不是上课,是大生意!
当初张红旗遇上那俩援建工人,最后几个工友手里的指标他们给私下里收了,转手卖给张红旗。
可之前两个工友,却是他们带过来,跟张红旗当面交易的。
至于这些人后面咋掰扯的,那俩工人有没有把话圆过去,那没人知道。
但是指标能换成钱,并且价格还不差的消息,却是在援建工人中间传开了。
这里面存着一个认知差的问题。
这些在国外待的时间长,工资不算高的援建工人们,大多把指标当成工业卷使唤了。
不光是他们,就是和他们一块援建的管理人员,也都是类似的情况。
长期待在国外,本就和国内的情况脱节了,加上回国之后,各种事情安排的满满当当,压根发现不了指标中蕴含的真正价值和正确使用方法。
别说他们了,每日进出出国人员服务部的人那么多,不乏各种精英,不也没往倒腾大彩电上寻思吗?
知道了手里的指标能换钱之后,这些援建的工人挺上心的。
毕竟他们对出国人员服务部出售的商品需求并不是那么大,很多人手里的指标甚至作废了。
也不是人人家里都需要三转一响之类的东西,结果听工友说,这些在自己手里没什么大用处的指标,转让出去,就能换小半年甚至大半年的工资,怎么可能不激动?
疑虑肯定是存在的,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不纯纯天上掉馅饼吗?
馅饼能砸自己头上,那必然是不咋牢靠!
不要小看普通老百姓的朴素智慧,一个两个单独的时候或许好骗,一堆人凑一块的时候,近乎白得的好处就不咋相信了。
不过,这些人知道消息之后,都留了个心眼,指标就不再乱用了。
这个中年男人,是援建工程上的一个管理人员。
一帮工人兄弟生怕被骗,一大帮人守着出国人员服务部找张红旗他们也太过显眼,所以就把推举他这么个有见识的人出来趟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