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用力工的方式搞创作(第2页)

类似的情况,经常性的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身上。

抛去那些大家津津乐道的天才事迹,普通人的这种情况才是常态和日常。

可张红旗对于王先农来说,就是在他身边出现的天才。

连续一个月的高强度工作,张红旗各种想法和点子犹如源源不断的洪流,不断冲刷着王先农的认知。

在王先农看来最为离谱的地方在于,张红旗总是一边创作剧本,一边缝缝补补。

前面的剧情和后面的剧情在创作过程中,毫无顺序的增加或者删减。

就好像,张红旗在讲述那些离奇甚至恶心的故事和场景之前,他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类似模型一样的东西。

之所以要顾头不顾腚的跳脱的非线性的增减,就是因为他在讲故事的时候,仔细审视了这个并不存在的虚拟的模型。

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细节和之前表达的不一样,自然要进行调整。

修改写过的还算正常,王先农最羡慕乃至嫉妒的,则是张红旗在讲前面的时候,突然插点后面的。

就是在剧情中还未发生的事情,张红旗要提前记录某个可以称之为爆点的场景。

这代表,后面的剧情原本就在他的脑海中成型了,后续的讲述,并不需要边想边说。

天赋啊,实实在在的天赋!

能把创造性的东西,当成盖房子时招收的力工那样整的,王先农不知道全国有几个,但就他所知,除了张红旗之外再没第二个人这么干了。

在这次事情之前,王先农是知道张红旗有创作能力的,甚至天赋不差,在行业里怕是也能称得上一个青年才俊的名号。

毕竟牧马人已经上映了,口碑和观众反应都是现成的。

虽说牧马人引起的轰动,还没法和噱头满满冲击力更强的庐山恋比肩,可这俩电影眼下是被大家摆在一起讨论的。

说白了,就是不论是略专业的评论还是普通的观众,大家在心理上,已经认可了牧马人的实力。

眼下电影上映,和后世那种全国同步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