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愉悦(第2页)

齐帝瞄了他一眼,不明意味的笑了两声。

“肥公公还是把你教的不到家。”

壮公公内心打鼓,齐帝却不欲再说边关的话题,转移到苏州事情上。

“李王两姓一下台,官场至少有上百个位置空出了,这还只算了要紧的,那些小的比如县丞、县尉、主簿、账房……都不算在内。”

“御史大夫下了文书,让朝廷从长安和北地平调,勉强能补上。”

“不过北地官员和这边儿的体系不容。”

“办事怕要不利索。”

这好比家族群里混进来一个外地人,苏州这方老人不乐意搭理不想给脸。

要完成权利过渡,需要平调的官员费心“磨合”。

太子一下撸了这么多官,会造成江南运转滞涩甚至失衡。

因此齐帝评价太子,莽。

只知道意气用事自己杀爽快了,怎么不多想想?

齐帝带来的班底够用,祁元祚负责撸人,剩下的烂摊子交给御史大夫几人商议,他们商议好了,太子看过同意了就盖个章。

御史大夫提议让一些官员升迁,一级级补上空缺,太子有别的意见,批了四个字——北地平调。

都是政治人,立刻明白这四个字的含金量。

齐帝说不出同意,也说不出不同意。

同意是因为知道这样做的好处。

不同意便是顾忌北方平调过来的官员无法融入的弊端了。

齐帝也是倒霉,有了那么一个庸爹。

太祖时期,南北官员是互换就任,先帝登基后,什么也不管,放权给太后,给朝廷公卿。

仅仅几年功夫,等齐帝掌权上下一捋,握草!南方抱团了!

不知什么时候在南方就任的北方籍官员只剩了了!

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这了了几个定是被同化为共同利益体了。

这不行啊,齐帝这几年也暗戳戳找事,想把江南利益团给拆了,发现没用。

调过去一个如豹子入了虎狼窝,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排挤在外。

齐帝也想杀一批啊,江南这么富,不杀一批,他屁股底下的龙椅都烫屁股。

但是齐帝想再等个两三年,因为江南如今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不死还活着,都是太祖时期的老臣,很能活了。

年纪小的六七十,年纪大的八十多,死一个就够齐帝头疼的。

甘台明是太祖之师,他此行带着甘台明就是为了压一压江南老不死。

齐帝是想平和的警告一下江南,最多杀几个小鱼小虾米。

奈何儿子过来就大刀阔斧,也不知是偶然还是太子故意为之,最先争对了王李两家,这两家正好没有能活的老头。

但是杨、周、崔、李、王,互有联姻,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登门陈情。

官场上,不能做太绝,尤其是对老牌世家,只要不是叛国大罪,死刑变为流放,流放降为关押,关押的改为杖责,杖责的就是皮肉伤便过去了。

这是惯例。

纷争到王李两家停止,齐帝会觉得太子办的非常好,杀鸡儆猴,足够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