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章 收一送三?(第2页)
孔楼正想截胡,却无意中扫到了苏润书案上,有好多画了奇怪线条和形状的纸。
他不由得好奇地拿起来,不解的追问:
“子渊,这是什么?”
“这是润自己研制的图表,可以比数字更直观反映出数据变化。”
苏润说要《大炎杂报》,苏丰上值就去借了。
而梁父一拿到东西,就带着家中三四个书童,日夜抄写。
翌日,梁母和李氏就会派小厮,将杂报与饭食一起送来书院。
积累了数日,苏润等人对大炎国情和地方政事了解不少。
为了更直观掌握情况。
苏润带着大家把重要事件,按时间轴做了整理。
又把一些数据拎出来做成了图。
连流水账似的收支,都换了记账方法。
苏润指着弯弯曲曲的线条,给孔楼解释:
“这叫折线图,横轴显示时间,纵轴显示数据,这些符号就是数字。”
“这张图反应的就是青阳府近二十年的粮食产量变化。”
“你看,总体左低右高,说明我们青阳府这二十年是在增产。”
“这几个地方落下去,就是减产。”
“这几个年份可能是发生了洪涝灾害,或者其他影响耕种的事情,需要关注。”
……
苏润一点点给孔楼讲解。
孔楼听得两眼亮晶晶,更是觉得搬来这边是正确的决定。
“这都能看出来?”
向波不理解,但大为震撼。
他捏着手册凑头过来看,认认真真地听着。
萧均和周年也全都围过来。
“那这些条条是什么意思?”
“这么多点是为什么?”
“这个圆形为什么分了这么多块?”
几人分别指着不同的图表左问右问。
苏润只长了一张嘴,完全解释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