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7章 苏家的担子不能让小弟一人扛着(第3页)
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可入了朝堂,再想找能肝胆相照的,就不容易了。
说不准,朝称兄,暮捅刀。
最后还是他们六个抱团取暖。
如此,当然有财一起发,有功一起立,能拉一把拉一把。
兄弟们好了,苏润有帮手,日子也能过得轻松些不是?
拉帮结派搞站队?
苏润想都不想。
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他们哪里斗得过朝中那群老狐狸?
还不如当个孤臣来的痛快。
苏行看完,将信收好。
跟大嫂、媳妇打听了苏润临走前的事,再看了眼还没变成酱油、豆豉的长毛豆子。
苏行匆匆抱抱闺女,撂下句“大哥正在府衙,等会儿也会回来”后,就转头去了梁家。
苏润百货商楼的想法挺好的:
苏家有磨坊,还有走南闯北的商队。
原料除了从本村收上来的,其余都是从徐家买的,所以徐家的粮铺这两年也扩张了几次。
而张父原在当铺做账房。
张世中了秀才,与当铺掌柜的女儿定了亲,张父便在县学外,开了个书肆,卖些书本,笔墨纸砚之类的,后来也卖起了桶装墨汁。
有玉泉六子的名号在外,张家生意相当不错。
叶卓然家里虽然是农户,但他岳父家却是做茶叶生意的。
梁家就不用说了,主营布庄,梁母还有两间首饰珠宝铺子。
只有司彦,除了个嫁出去的姐姐和如父的老师程介外,其余亲人跟死人一样,听都没听说过。
要是几家真的联手,苏润这个百货商楼,还真能成!
苏行到了梁家,把苏润的想法跟梁父一提,两人一拍即合,立刻开始商量大计,还打算一起去玉泉县摇人。
晌午,从萧正那里打听到部分内情的苏丰,一脸沉重的出了府衙。
想到前一段时间给他塞人的姚广,和被搅入上层争斗漩涡的小弟,苏丰难得有了升职的念头:
他才是大哥!
苏家的担子不能让小弟一人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