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6章 千里来当官,只为吃和穿

别院。

苏润三人将上午的经过,事无巨细的讲给柳玉成。

确认姚广没有起疑,柳玉成沉声交代:

“接下来,一切照计划进行便可,姚广没直接拉拢你前,你们几个都是安全的。”

议完最要紧的,就轮到了改进造纸术之事。

梁玉将四份纸张呈上,语气轻快地介绍:

“学生三人今早一共做了六份,成功的有四份,都在这里了。”

“子渊说这叫还魂纸,取毁灭而后新生之意。”

“因为原料包含了废旧纸张,内有杂质和污渍,所以颜色要比正常的纸张偏黄,质量也稍差些,但是比一般纸张成本低很多,可以大大缓解苎麻逐渐减少的压力。”

前朝就有用竹子,以及各种树皮做纸的先例了,但还是主要以麻纸、藤纸为主。

到了大炎,藤、麻数量大幅减少,纸张就越来越贵。

迫于压力,虞衡清吏司也在实验新的造纸材料。

苏润他们改进造纸术,也算是瞎猫撞上死耗子,凑巧了!

先前,苏润只告诉柳玉成要改进造纸术。

但具体如何改进,却是卖了个关子。

柳玉成接过还魂纸,细细触摸,又认真观察片刻。

最后,将纸铺在桌面上,提笔写了几个字,觉得纸张质量的确还可以,便满意颔首:

“不错!”

叶卓然认真讲解这还魂纸的意义:

“读书人中买不起纸张的大有人在。”

“若能将此纸推广,定有大把贫民子弟争相购买,且其价廉,糊窗、祭祀等也可使用,必不愁销路。”

“此外,回收废旧纸张,也能为一些无工可做之人找份活计。”

“百姓能得便利,朝廷能增加库银,各地能减少治安隐患,一举三得。”

“待再过两月,皮纸、竹纸陆续研制好,对大炎的益处会更大。”

“二十年后,天下读书人数量定远超今日,此乃大炎兴盛之兆。”

******

翌日一早。

苏润三人又去了虞衡清吏司。

他们熟门熟路进了造纸坊,却见姚广正在里面。

“姚大人,您怎会在此?”苏润眸光闪烁,似是惊讶。

姚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解释道:

“我户部掌管大炎财政之事,这造纸坊的营收,也是份内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