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各方准备进入天星岛(第3页)

相比之下,他更在意那些大势力修士。

于振阳闻言立刻板起了脸,不过他没有先着急。

而是拆开信件读了一遍,顿时脸色就舒缓了三分:“还好,整体情况挺不错。”

曹明杰见状当即追问:“大师兄,李道友写了什么好消息,你快跟我说说。”

于振阳总结道:“那些星象材料都被阴尸宗给拿走了,这可是好事啊。”

“大家都没有,咱们就不会吃亏。”

“另外就是听说这次五雷观有行法长老前来,这其实倒无所谓。”


萧辰感觉自己听错了:“等一下,于道友,五雷观来的是行法长老”

在五雷观内部,行法长老这个位置,一般负责对外斗法。

简单来说就是同辈人之中,比较能打的那个。

“啊”

于振阳被问的一愣,低头看了一下信件:“确实是行法长老,不过他就来了一个人,那就跟咱没什么关系。”

“这种大宗门修士,肯定会去遗迹的核心区域夺宝,我们到时候躲着点就好了。”

曹明杰也附和道:“对对对,金光道友,咱们不用关心那些。”

“这些上古遗迹里面特别喜欢修偏殿和侧殿,咱们就去那些地方捡漏。”

三仙教三人以往也都是在遗迹外围摸爬滚打,打从一开始,就没准备去竞争最核心的地区。

所以他们关注的重点,也是参与争夺的总人数与各大势力的态度。

对于大宗门修士前来反而并不是很在意。

顶尖修士和底层修士,不存在竞争关系。

……

接下来三天,几人都各自完成了准备工作。

然后好好休息了两天,养足了精气神。

七月初十早晨,一起御剑赶到了新遗迹外围。

之所以不带着灵船,是因为到时候分不出人来看守。

许多提前赶来的散修,已经从储物戒中取出木板等物件,临时飘在海面上。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节约真元消耗。

与散修们不同的是,不管是阴尸宗还是天音宗,都带来了一艘超大型灵船,早早停泊在了外围。

不过两艘灵船一左一右分开了好几百里,看起来确实如同传闻中一样不和。

“开始了,开始啦!”

晚上亥时,突然有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响起。

随着天上星象更易,盘桓了数个月的浓雾也开始逐渐收缩。

收缩的速度比预测的时间还快了一些。

仅仅用了一刻钟,一座大型岛屿的轮廓就隐隐约约的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整个岛呈椭圆形,萧辰一眼都望不到头,估摸着至少有上万里。

“哎呦!”

最前方突然传来了一声惊呼,紧接着就有一个心急的散修,如同断了线的风筝般坠落,直直的栽到了海面上。

“小心,是禁空禁制!”

立刻有见多识广的修士出声提醒,同时带头降低了高度。

而那名掉入海中的修士此时也浮了起来,看起来并无大碍。

外围的雾气此时已经全部褪去,前方大约十里外,伫立着一座巨大的石碑。

上面竖着刻有三个斗大的古篆字。

“诶这是什么字啊”

有修士好奇的询问:“哪位道友认识,还请不吝赐教!”

“好奇怪的文字,没见过啊!”

“之前好像在上古典籍中看到过,但是我也不认识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上古典籍

萧辰此时却一下子想到了,他之前从神火教金丹那里获得的那幅山水神韵图,包括那块来自白骨门的神秘字牌。

那上面就留有他认不出来的银隶,而且看起来跟面前的三个古篆字有一些相似之处。

这倒是一条意外收获的线索。

等之后有机会,可以寻几本东域这边的古籍来研习一下。

不过这事儿以后再说,眼下还是先登岛。

由于受到禁空禁制的影响,众人都只能在靠近岛屿十里之处,落入海中游过去。

好在修士里就没有不会水的人,这对大家倒不是什么阻碍。

曹明杰甚至有些高兴:“最好岛上也不让飞行,咱们准备的归元厚土符就可以占到一些便宜。”

他这话说的还真没问题。

“原来这里叫天星岛。”

一位看起来不过二十多岁,白袍青巾的青年站在石碑下,轻松读出来了碑上的文字。

虽然他没有刻意高声大喊,但是在场都是修士,耳聪目明,自然听了个真切。

“哦,竟然能认得出古灵文。”

不远处身着红袍的五雷观行法长老,好奇的出声询问:“你是哪家的娃娃”

那白袍青年闻言,先是拱手施礼,随后摇了摇头:“见过前辈,不过家师不让在外透露他的名讳与宗门名号。”

懂了,他就是那个情报中弄焰派的传人。

萧辰立刻就明白过来。

所谓不让透露师门的规矩应该是真的,但有时候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透露。

不过对方显然也是在有意吸引其余人的关注,来炫耀自己隐世道统的身份。

很多金丹修士外表看着年轻,实际年龄真大。

但是也有人是真的年纪轻轻就可以突破金丹,尤其是这样的入世传人,一般都是天之骄子。

看样子这一位显然不是什么安分的主。

“哦,原来如此。”

那位行法长老显然也看过情报,会意一笑。

“隆!隆!隆!”

前方突然传来巨响。

紧接着周围有核桃大小的符文从地面亮起,并且一路蔓延到了岛屿内部。

之前浓雾虽然收回了岛上,但除了露出岛屿的边缘之外,中间还是什么都看不见,就连神识也无法探查。

此时随着符文的映照,立刻驱散了部分雾气,显示出一条宽敞的大道。

众人见状纷纷沿着大道前进。

走了约莫二十多里,绕过一座巨石形成的假山。

只见眼前的大道一下子分成了九条小路。

每条小路大约十二尺高六尺宽,最多可以容两个人并排通过。

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就是第一道考核了。

众多散修犹豫不决,但是几方大势力倒挺有默契,各自选了不同的道路前进。

“咱们走这儿吧。”

于振阳观察了一下,特意避开了几大宗门,选择了最右边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