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革新之策初推行(第2页)

林羽微微点头,目光再次扫视着群臣,说道:“朕意已决,改革科举、整顿吏治等政策予以通过。李爱卿,朕命你负责相关新政的筹备工作,务必将改革落到实处。但在推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局势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切不可操之过急。”

李公心中一阵激动,连忙跪地叩首:“臣遵旨,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退朝之后,李公回到尚书省,立即着手筹备新政的相关事宜。尚书省内,一片忙碌的景象,官员们来来往往,传递着各种文书。李公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手中的毛笔不时在纸上书写着,思考着改革的具体细节。

这时,一位年轻的官员赵吏走进书房,拱手说道:“大人,如今新政虽已通过,但保守派大臣们对此仍有异议,恐怕在推行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阻力。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公微微皱眉,放下手中的毛笔,说道:“赵吏,阻力是必然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退缩。改革是大楚发展的必经之路,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对于保守派的异议,我们要以理服人,向他们阐明改革的必要性和好处。同时,我们自身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新政的顺利推行。”

赵吏微微颔首,说道:“大人所言极是。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科举改革涉及到考试内容和选拔标准的改变,吏治整顿则需要对官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监督,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我们该如何调配资源?”

李公思索片刻,说道:“科举改革方面,我们可以召集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共同商讨新的考试内容和选拔标准。同时,在各地设立专门的考试机构,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吏治整顿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御史台的支持,让他们加大对官员的监督力度。此外,还可以设立一些奖励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官员予以表彰和奖励,激励他们积极进取。”

赵吏点了点头,说道:“大人考虑周全,下官明白了。但还有一个问题,新政推行后,可能会触及到一些官员的利益,他们可能会暗中抵制,我们该如何防范?”

李公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对于那些暗中抵制新政的官员,我们要坚决予以惩处。一旦发现有官员阳奉阴违,阻碍新政的推行,不论其官职高低,都要依法严惩,以儆效尤。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官员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改革的意义和目的,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赵吏拱手说道:“大人高见,下官这就去安排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