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辈分可不能乱

 老院长的话让宋寒点了点头。

 不愧是自己钦定的师父,路子就是广。

 自己的钱投来投去都只能在一些创新领域和民营经济范畴打转。

 现在自己刚刚拜入门下,这种有国家政策扶持兜底,稳赚不亏的生意都能扯来门路。

 看来老院长是将自己手上的钱引到了基础工业科研领域后,有些不好意思,这个是专门给他找补的项目。

 “师兄你回头和王经理联系一下,看看还差多少份额,到时候师弟全包了。

 刚好我旗下的天线厂最近也在筹备着将宏观天线集成到微观射频天线上。

 到时候到时可以将这个项目也一块立项。”

 宋寒的话让一旁的老院长点了点头;

 “在基础生活资料生产上,虽然回报相对比较丰厚,但是涉及到了生产资料,这里面有事情钱还好说,勒一勒裤腰带也能挤出来。

 但是在人才建设和产业规模市场竞争上,才是我们和西方面临的最大差距。

 如果国内没有相关的产业,自己培养的人也都会一个个跑去国外。

 到时候想要追赶就更难了。”

 就在宋寒在老院长的介绍下跟科学院的师兄见面谈合作的时候,他们的下面也有人在拿着计算器不断捣鼓着;

 “多少钱?”

 “已经30亿美金了!”

 领导闻言一喜;

 “快了,快了,这样算起来六十亿美金也不禁花,才三个项目筹划就去一半。”

 一旁一直在关注着情况的领导闻言摇了摇头;

 “在涉及全国产业结构规划和十四亿人福祉面前,多少钱够花?

 我们这只是将钱引导去了基础工业发展上来,省的这么一大笔钱还给他们后胡乱挥霍,毁了国内现在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

 说着领导忍不住感慨道;

 “还是老院长有办法。

 六十亿美金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如果没有好好引导,让他在民营经济领域形成了某些行业的集中垄断,扰乱了市场经济,后面麻烦也不少。”

 千禧年的六十亿美金,将近五百亿本币,在这个方兴未艾的年代,还是很顶用的。

 海市的中心晶圆厂筹划,现在投资一间晶圆厂也才几亿美金,而同样的一间晶圆厂在十几年后,投资额就直接扩张到了近百亿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