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谁上的二锅头?

 学部委员会增选会议上的反驳声,让原本就有些喧嚣的会议室内更加嘈杂了几分。

 各种质疑反驳不绝于耳。

 宋寒看着对方陌生的面容有些意外;

 “这是谁?”

 一旁的宋文院士小声道;

 “他是理论物理学院和哲学院双院院士崔院士。

 崔院士也是第一批学部委员,一生刚正不阿,嫉恶如仇。

 就是研究的方向太杂了,在外界的质疑声比较大。”

 宋寒闻言有些惊奇:

 “有多杂?”

 宋文院士想了想道;

 “崔院士现在致力于将量子物理与马列哲学放在一起研究,也致力于物理界映射社会哲学界的社会现实问题。

 他的祖上至道光年间就是正一品封典进士,前后历经道光,光绪,民国,都是一心为国。

 因为家学传统儒学的影响,对国内宗教,气功等混乱现象不断批评发生。

 你应该也读过他的著作。”

 宋寒闻言来了兴趣:

 “那本?”

 “元气,场,及治学。

 当初哲学院对国运进玄学论证的出的上上大吉的坤卦,就是崔院士带组完成的,”

 宋文师兄的话让宋寒恍然,因为这本书他真读过。

 现在科学的细分比较庞杂,科学是科学文学是文学,细分下来庞若万法,所以老院长的系统工程论,统一力学到工程学方面的成就才如此傲然。

 但是在传统道家文化中,理科与文科是不分彼此的。

 社会问题也依旧可以按照物理现象中的理论进行解析,反过来社会学现象也能为世界本质的研究提供思路,道还是那个道,。

 原本宋寒以为现在的科学走的都是以万求一的道路,没想到还有人以一求万,并且研究的无比深入,道行高深,让他看到那本著作的时候惊为天人。

 眼看着会场内混乱的反驳愈加喧嚣的时候,主持人将一份论文投射在了屏幕上。

 在论文出现的那一刻,会场瞬间安静了下来,找老花镜的找老花镜,擦眼镜的擦眼睛,一个个都皱着眉头,认真看着屏幕上的论文。

 “因为这份成果过于先进所以不便对外展示,所有相关成果并没有见报,而是在等待合适的机会发表。

 这是在宋寒委员的指导下,整个无机物向有机物转换的化学过程,相应的工程化应用也正在开展。

 预计等整个系统工程落成后,第二代小型化和集成化研究有了突破后,才会真正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