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北关仓(第2页)
“你打算怎么收税?”
“回皇上,回到我大明朝赋税最轻的时期,三十税一?
而后看看情况如何,再继续往下调,虽然不能说争取在短时间内做到完全不税,但最起码也可以看看在土地国有后,对兼并土地这种问题是否具有真正的抑制能力。”
徐孝先抬起头说道。
所谓的什么十税一、十税二,在大一统王朝都是极高的税赋了。
当然,之所以百姓还过的那么辛苦,究其原因,豪强官府兼并土地才是真正的源头。
也就是会用各种的杂税来给百姓施压,最终逼得百姓不得不就范,成就地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的野心与目的。
而若是单一的赋税,对于以耕种为主的农户而言,三十税一并不算是高。
即便是战争频发期间,十税一的田税基本也就到头了。
所以徐孝先也根本没有办法从税赋上来拉拢百姓,唯一能让百姓感兴趣的,自然就是土地归朝廷,真正为百姓背书由百姓租种。
至于如今大明朝的皇庄、官田等等,徐孝先现在自然是不敢碰。
因为那就是找死!
要不然除了底层的老百姓以外,其他各个阶层的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淹死。
所以徐孝先的野心与理想,便是能保住如今大明朝百姓所拥有的土地就足矣。
要是往后有能力,那么能抑制皇庄、官田的无限扩张那自然是最好了。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看似还未到千疮百孔、病入膏肓的大明朝,其实在徐孝先看来,如今已经具备了不治之症的各种病因,就差去医院检查一下,然后通知家属了。
只是吃药是救不了大明朝的,只动个小手术同样也救不了大明朝。
徐孝先甚至认为,即便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现在活过来,估计看到如今的大明朝,以及他留下的各种僵硬的祖制,而造就的今日无任何自救能力的大明,恐怕朱元璋也只能遗憾的表示无能为力。
最好的办法恐怕就像徐孝先认为的那样:推倒重建。
或者是进行一场长达十年的革命?
嘉靖似笑非笑的看着徐孝先,这小子现在越发让他感兴趣了。
好东西说出来后看起来很幼稚,无异于纸上谈兵。
但嘉靖也不得不承认,徐孝先的这份赤子之心倒是让他越发欣赏起来。
对钱不感兴趣,对权不敢兴趣。
曾私下里跟黄锦偷偷提及,其实他不是很想做这个北镇抚司的掌印镇抚。
至于原因:烫手。
且容易成为权贵的眼中钉肉中刺。
“可以按你的设想在良乡县建一个村庄,把北镇抚司的田产跟百姓田产合为一体,种植你推广的玉米什么的。”
嘉靖打算给徐孝先“开条子”,想了下后道:“至于赋税,朕暂时不能答应你,要不然的话,你北镇抚司岂不成了盘踞于北直隶的藩王了?
农户是你的,税赋是你的,田产是你的,北镇抚司的权与兵是你的,怎么?你徐孝先想在朕的眼皮子底下造反?”
说完后见徐孝先欲辩解,嘉靖摆了摆手,仰头不知道思索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