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其言也善(第3页)
说不准在浮浮沉沉的官场上,哪一天自己还得依仗人家呢。
于是便痛快答应了下来,随即陈景行父子才离去。
接近元日,加上马墉一案已经了结,如今就只等明年秋后问斩了。
至于其他人,这几日就可以该发配的发配,该充军的充军了。
想到此处,徐孝先不由走向了北镇抚司的地牢。
对于其他人他到没有什么兴趣,即便是马墉,如今已经消瘦的跟之前判若两人。
哪怕是扔到大街上,怕是一些都察院的官员,都不能一眼认出来,这就是当初意气风发的右都御史马墉马大人。
徐孝先感兴趣的,自然还是那天在杭州,跟自己相谈甚欢的陈善举。
关押着陈善举的牢门被打开,亮着黄豆般大小火苗的牢房内,陈善举有些茫然的望了过来。
见到是徐孝先时,脸上不由露出一抹惊讶。
“徐大人?”
“陈大人在此可还习惯?”
徐孝先挥了挥手,示意衙役出去。
陈善举苦笑一声:“习惯又如何,不习惯又能如何呢?”
“兵科给事中杜大人昨日来探望过陈大人?”
徐孝先接过衙役送进来的椅子,在一旁坐下笑问道。
陈善举看着衙役再次离去,才道:“这件事情还得多谢徐大人的通融才是。”
“既然当初答应了杜大人,又怎好食言呢。”
陈善举点着头,而后神色之间闪过一抹苦涩,看着徐孝先想了想,最终还是问道:“徐大人今日来探望我,想必是皇上那边有定夺了?”
“发配充军,入浣衣局。”
徐孝先痛快道:“至于陈大人……秋后问斩。”
“皇上准了。”
徐孝先点头,随即看着陈善举若有所思道:“陈大人若是这几日有什么想见的人,或者是什么要求,大可以随时找我,能力所及自是不会推辞。”
陈善举笑着摇了摇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徐大人可听过唐寅的临终诗?”
徐孝先笑着摇头,自然是听过。
但显然,此时更适合陈善举。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这首诗是唐寅五十有四时所作,如今在下……过了元日正好五十有四,等到了地府我会亲自拜谢唐寅。”
陈善举含笑说道。
“不见见令公子?”
徐孝先笑着点头问道。
“不见了,免得牵挂。”
陈善举豁达道,随即笑看徐孝先,道:“有句话自那日与徐大人长谈后便一直憋在心里,如今不知徐大人可有兴趣听听将死之人的肺腑之言?”
“自然。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陈善举点着头,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若是早些遇到徐大人,或许你我还能成就一番忘年交的佳话。
徐大人是有野心的人。可在如今大明官场,若一昧追求武职的升迁,终究于国于民有限。
所以在下建议徐大人,眼光与格局不妨再打开一些,如今既然深得皇上赏识与信任,不妨早做打算,为将来于文官一道开始做些铺垫吧。
依我看,以徐大人之才,有朝一日踏入内阁也并非不可能。”
徐孝先笑了笑,随即起身离去。
陈善举看着徐孝先的背影,脸上的微笑渐渐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