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织坊(第3页)
但不代表徐孝先在这个时代就没有自己想要赚钱的想法。
可奈何他的野心太大,像制霜糖、制盐这种辛苦钱,他又看不上。
总之在赚这种辛苦钱上,徐孝先一直以来秉承的就是:死了也行,活着也可以的被动法则。
而他自己的最大野心,便是有朝一日在大明开设钱庄。
甚至是……垄断这个行业。
这也是为何他要跟嘉靖重提开设市舶司一事儿的主要原因。
只要有了银子,加上在商界有了一定的声望,以及北镇抚司的权利,那么现在南北直隶开设钱庄,徐孝先想想都觉得美。
当然,他也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知道这种事情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干成的事情。
到时候若是机会合适,自然要把嘉靖拉出来背书,乃至是户部拉出来背书。
不过这些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自己得拥有其他朝臣难以随便扳倒的朝堂势力,以及嘉靖对他无条件的信任。
明玉楼对面的酒楼,跟李青衣、姜柔两女吃完饭,徐孝先便前往闽浙茶铺。
商会,同样是他想要搞的事情,这也是与钱庄息息相关的事情,急不得。
茶铺里,徐孝先喝完了一盏茶又一盏茶。
吴仲才带着一脸的深沉回到了茶铺。
“你怎么来了?”
“元日就剩下十来日了,过几天我也该人情走礼了,指挥使陆炳陆大人、成国公朱希忠交代的事情,你们得抓点紧了,还有,赵石让也得暗查一番,这是皇上亲自交代的事情。”
吴仲闻言,不由苦笑一声,而后自嘲道:“这段时间我终于理解,为何一些官员看不起北镇抚司了。
这特娘的……干的都是得罪人的阴活啊。
不过也有好处,这些时日跟其他人打交道,原本人家还看不起你的态度,但一听到北镇抚司,立马就变得小心翼翼了几分。
总之,我尽力,争取早些给你回复。”
吴仲喝了口茶,而后想了想道:“对了,谢衡之的事情基本上算是摆平了。
但……有一件事情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什么事儿?”
徐孝先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来。
吴仲既然说不是好事,那么肯定会是一件让自己感到棘手,甚至左右为难的事情。
“这顺天府的治中郑象之子郑行书,很有可能就是程知章一案的主谋。”
吴仲搓了搓脸,继续道:“刚刚了解到的,郑行书跟程知章是同一年的进士,早前就放出话他过了元日后就会通过他父亲的关系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不久后,程知章也放出了话,但查了查,元日后除了其他人是定了的以外,翰林院庶吉士其实就剩下了一人之选。”
徐孝先愣了愣,喃喃道:“所以你的意思是……人家顺天府治中刚刚给了我徐孝先一个面子,但……但我徐孝先很可能会忘恩负义的摆他们家一道?”
“不止这些,更重要的是,顺天府丞王鹤之等人会怎么看你?毕竟,这件事情你可是通过人家帮的忙,而人家郑象,也确实是看在你徐孝先的面子上,放弃了跟谢衡之计较。”
吴仲看着眉头拧成一团的徐孝先,不由叹了口气:“要不……这件事情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