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起伏(第3页)
“只要皇上不会一怒之下砍了我,那么一切就都还有机会。
当然,要是皇上直接要砍了我,那你们三人就各自珍重吧。”
吴仲彻底无语,望着神态认真的徐孝先,不由叹口气:“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有些拿不准,我们从扳倒仇鸾开始走到现在,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儿了。”
“问心无愧就好。不搏一把,谁知道自己能干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儿呢?”
徐孝先笑着道:“我现在想通了,既然老天爷给了这么一个机会,又被仇鸾贪墨我的军功而被推到了眼下这个境遇,那么再瞻前顾后就显得愚蠢了。
还是抓住时机,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以及能对大明朝有益的事情吧。”
吴仲没再说话,徐孝先喝完茶便走出了茶铺。
他没有告诉吴仲,招募在如今的大明已经是大势所趋。
毕竟,过不了多久,后世鼎鼎有名的抗倭戚继光,就将组成第一支以招募为主的“戚家军”!
究其原因,自然便是世袭制的大明军制,已经腐朽到了灭亡的尽头。
要不然最起码陪着崇祯上吊的,不该只是一名太监了。
怎么着也该有南宋崖山一战那般轰轰烈烈的悲壮才行。
当然,徐孝先也知道,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至于更多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又有谁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梳理的清清楚楚呢?
把罪责也分派的明明白白呢?
但愿往后崇祯的不甘不会在煤山化为无语的长叹,还有那被他亲手斩杀的女儿:长平公主、昭仁公主。
“为什么要生在我家!”
当朱由检对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朱由检的心里……到底有多绝望呢?
徐孝先坐在马车里,从闽浙茶铺出来后,徐孝先觉得乐极生悲这个成语太特么对了。
明玉楼出来时他神采飞扬的,闽浙茶铺里他就变得开始挠头了。
如今坐在马车里,想着朱由检那个倒霉蛋,徐孝先的情绪就低沉了。
“人果然在情绪上也不能得意忘形啊!”
路过几家铺子,徐孝先还记着程兰的叮嘱:记得买一些点心,算是他们二人前往陈景行家时礼物之一。
而此时的程兰,正在正堂招待着程福海一家子。
老太太贺氏真没把自己当外人,先是去看了看程兰如今“所住”的西厢房。
而后颤巍巍的回到厅堂后,又去看了看程兰平日里一个人在家时,会“小憩”的房间。
随即拄着今日刻意要拄给程兰看的拐棍儿,就要往徐孝先的房间走去。
一只手刚刚掀开门帘,程兰声音就在身后淡淡响起:“那是徐孝先的房间,您要是觉得可以进去看看,那么您就不妨进去看看。”
老太太贺氏的手瞬间僵在了门帘上,原本脸上的笑容也瞬间像是被冰冻住了似的。
程福海皱眉,瞪了一眼旁边的刘氏。
刘氏急忙上前搀扶着贺氏:“娘,您现在腿脚不便,还是坐下来歇会儿吧。”
有了刘氏给的台阶,贺氏脸上的尴尬也瞬间被勉强的笑容代替:“好好,我坐下来歇会儿,别让兰儿忙活了,我们坐坐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