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讨论(第2页)
包括两方的税赋该如何缴纳,章程里我同样也建议。
当然,若是你有疑惑,明日你便可前往衙署大牢,从杭州缉拿回来的几个商贾如今都还在,你可以问问他们的建议。
如此一来,你自己也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
“大人相信有一些物种会破坏我大明的传统物种一说么?”
杨继盛再次问道。
这一次徐孝先是真的对杨继盛感到惊讶了。
眼睛不由都亮了几分,看着杨继盛问道:“这些你都想到了?”
“本来没想到,但……自从得知大人从杭州带回了一些舶来农作物后,下官便结合着一些前人书籍翻阅时看到的,因而才心有疑惑。”
徐孝先赞叹的点着头,道:“不错,你的担心是对的,所以海外商贾要进入我大明的货品,不止是要查验数量、品类,同样也要查验于我大明是弊端还是有利。”
“若是重新开始不受当地官府影响的市舶司,那么是不是大人也该在京城设立一个总市舶司?”
“还有,按照大人的设想,市舶司既然不能与当地官府有瓜葛。
虽然眼下用当地指挥使的人来打击海上的私下贸易是权宜之计,那么往后大人可否要建立一支市舶司缉查卫来取代?”
“这个卫署大人可有想过应该设在哪里?”
“包括如在广东登陆的佛郎机人,若是在我大明犯了罪,那么又该交由当地官府还是北镇抚司来刑判呢?”
这一夜,徐孝先跟杨继盛像是酒逢知己般,从一开始的浅显问题开始讨论起来。
而后两人不自觉地开始翻阅着徐孝先提前写好的章程。
但好在,身为后世边防骑警的徐孝先,对于海关与边防可谓是熟的不能再熟。
所以杨继盛的每一个问题,在徐孝先这里都得到了完美的答案。
虽然一些问题在眼下看来还无法切实有效的运行,但防患未然也好,还是多此一举也罢。
或者是无用之功也好。
但不管如何,徐孝先的这份章程,以及杨继盛的大局观与谨慎认真,让两人对于未来的市舶司都充满了期待。
子时的更声在外面响起时,杨继盛不好意思的喝尽茶水,道:“实在是打扰大人太久了,不过下官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请大人为下官解惑。”
丑时时,神采奕奕的杨继盛拿着毛笔认真备注着,而后都:“实在是打扰大人太久了,这一个小问题还请大人为下官解惑。”
到了寅时,杨继盛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对徐孝先说道:“今日真是辛苦大人了,大人去休息吧,我把这点儿想到的记下来我就走。”
“现在立刻马上……给我滚。”
徐孝先打了个哈欠,先不说撩拨程大美人的话要食言,就是再这么熬下去,他觉得快要赶上后世加班的强度了。
从元日前抓郑象等人开始熬夜,到了元日这初六,这才短短的几日,怎么感觉熬夜好像要变得平常了呢?
这可是嘉靖年间啊,哪里能有这么多的事情呢?
“这……我怕一会儿半路我忘了……。”
“忘个屁,结合上下的问题与办法,你这一路上还可以想想还有没有更为周全的办法。
还有,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眼下我们只是纸上谈兵,没人知道能不能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