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年后规划,狄飏南下(第2页)

 但她可以先通过自己的贸易接触这些人,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用的情报。

 大魏和辽国之间的贸易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农产品和原材料:稻米、小麦、茶叶、生丝、绢帛、棉花等,其中茶叶是重要商品,深受辽国统治区域内各民族喜爱。

 辽国向大魏输出的则有马匹、皮革、毛皮、人参、北珠等北方特产,马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魏对畜牧业资源的需求。

 二是手工业制品:大魏手工业发达、向辽国输出的手工业品种类繁多,包括瓷器、漆器、银器、纸张、书籍等。这些制品工艺精湛,在辽国备受欢迎。

 辽国向大魏输出的手工业品相对较少,主要有铁器、盐等,其中盐是重要的民生商品,在贸易中占据一定地位。

 而这里面有不少田荞本就有涉猎,例如:棉花、稻米、茶叶、纸张。

 有了崖州那边的作坊经验,田荞这边打算在都城这边也再开一个造纸工坊,手工宣纸和工业纸的差价,哪怕是现在依旧很可观。

 然后就是纺织工坊,定安县的那家作坊里生产的料子,定安县及附近就消耗完了,都不够运送来都城卖的。

 所以田荞觉得有必要再开一家。

 这两样商品如果销售渠道铺开,是有机会让她接触到那些走私贩子的。

 然后就是竹编作坊。大魏现在的都城在江南,周边竹子早有成熟的产业,篾匠也多,办起来更简单容易。

 在都城办竹编作坊,不管是原材料的价格还是人工价格都还是会稍高一些,但好在都在田荞可接受的范围内。

 其实田荞是想做漆器的,但漆器门槛太高,懂这行的手艺人可不是随随便便能请得来的。

 所以田荞还是先从低门槛的开始。

 还有一点,竹编她超市会收,但漆器超市不收,那搁现代是要进博物馆的东西。

 ###

 狄飏的预感很准确,第二天南下平乱的事情在上朝的时候就被定下来了。

 第三天,点兵。根据目前的消息来看,起义军规模不大,朝廷派给狄飏五千精兵,并给了狄飏一纸调书,允许他到时候看情况调用地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