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抵达楚州(第3页)
楚州城依河而建,城内常驻“屯驻大兵”一部,五千人。
城内给重要将领的家属提供住处,普通士兵的家属则更多的被安置在后方城市,士兵可在非战时前往后方探亲。
狄飏的官邸在距离军营不远的地方。
这官邸比他们在都城的住宅要小不少,布置也简陋,但对于田荞他们一行来说,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宅邸了。
他们从前可住过比这差了千倍百倍的房子。
房子简陋没有关系,他们自能将它装扮得舒适宜居。
待安顿下来后,众人便要开始筹划生意经了。
田荞让众人这几天先到处转转,既是放松休息,也是熟悉当地环境,为日后的经营做铺垫。
几天后,田荞和其余几人都对楚州的大致情况有了了解。
城内的核心商业是围绕着守城将士们展开的,主要分为军需补给类和生活服务类,也就是铁匠铺、皮货铺、粮铺、草料铺、酒肆、裁缝铺、杂货店等。
这部分的商业活动由朝廷“监当官”监管,商户多为“随军商贩”(长期跟随军队的商人,获朝廷许可在军市经营),商品价格、质量有严格规定,禁止囤积居奇。
另外还有一部分服务城内平民与将领家属的商业活动,例如:菜市场、药铺、布庄、客栈、漕运码头商铺等。
除此之外,楚州也是魏辽边境的“榷场”(官方允许的边境贸易场所)所在地。
虽榷场多设在城外淮河对岸的“淮阴镇”(双方均有驻军监管),但城内也有少量商铺参与“间接贸易”——如从榷场收购北辽的皮毛、马匹,再转卖给城内将领(战马是重要军需,优质马匹多来自北方),或售卖南宋的茶叶、丝绸给北辽商人(朝廷严格管控,仅限官方授权商户)。
这里的贸易在战争期间停止过,如今两国议和,榷场也在逐步恢复当中。
田大湖来之前便已经将拿到各种相关的凭书,凡是楚州这边允许的买卖,田大湖都可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