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出点事儿都往媳妇身上推,她能担得起吗?

分家前购置的东西?

 

他可是家里的老大啊!

 

可显然,沈老汉是没打算再让他敷衍过去。

 

“老大,你是家里长房长子,是大伯,用家里最多正常,但该你担起来的,你得担,而不是事事都往你媳妇身上甩。”见沈守诚眉头皱着,显然不太满意他这话。

 

沈老汉下了一剂重药:“以后你考上举人,当了官,出了事还得往她身上推,她能担得起吗?”

 

就差指着沈守诚的鼻子骂他不当人子不干人事,出点破事儿只会往女人身后躲清闲了!

 

“……”沈守诚的表情瞬间僵硬了一下道:“……爹,娘,您二老,说,说了算!”

 

“老大你确定让我们说了算?”

 

沈守诚纠结了一下还是道:“爹,不是我不想出手,而是我一家老少都在县城,得住,应酬啥的没个家怎么行?”

 

老两口当然知道大儿子是不可能直接卖掉县里的那些宅子啥的。

 

但老大的态度让他们不喜。

 

或者说老大已经在轻视他们当老人的想法了。

 

常年不在跟前,他们父子都有隔阂了。

 

更不用说还各自有了小家的亲兄弟了……

 

沈老汉不再绕弯子,问:“所以,老大你就说你打算怎么解决你用了二房、三房、四房还有老宅的银子自己置办产业?”

 

“我给银子。”

 

听他爹的意思是不逼着他们大房卖宅子,沈守诚说出给银子时带着几分真心。

 

沈婆子问:“给多少?”

 

“当然是平均给……一半?”

 

“怎么个平均,又怎么个一半?老家能打听到你在县城的所作所为,就能打听到你那个地的宅子值多少钱,别想着算计,亲兄弟也撑不住你忽悠几次?”

 

“老大啊,以后你怎么就能确定咱们沈家就你家过的最好的?!”

 

“……”

 

沈婆子的话让屋里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沈守诚其实是想说给三个弟弟家,一家十来两银子就不少了。

 

在老家三两银子就能过一年。

 

这十两至少能过三四年了。

 

可在想到这三家都要送孩子去县城读书。

 

这十两银子恐怕连学堂的束脩也不够。

 

虽然他不认为那几个压根就不像读书料的侄子能读出个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