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葫芦开小花
第316章 日军总部:李峰能够改变世界格局(第3页)
仅雁门纵队就让鬼子师团动不了。
这支“编外兵力”用300座炮楼的废墟证明,他们的战斗力早已超越“二流”的定义。
其他的主力部队,战斗力几何,军部的评价是几等?
不能按照开战之初的方式,再去评价第八战区部队了,需要结合实际装备,实际作战遭遇,重新评估一下第八战区麾下各部的战斗力。
第八战区的战力呈现金字塔结构,独立军为尖顶,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强,久经沙场。
即使抽走尖顶,塔身部位的各部队,仍能独立支撑战局。
这不得不让人佩服李峰此人的带兵能力。
不光指挥猛地一塌糊涂,治军、治政都有一手啊。
日军大本营的作战会议上,参谋本部第一次将第八战区与“甲级作战单位”并列讨论。
“我们之前严重低估了李峰的战略布局。”
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展示第八战区的控制区域,从西域的迪化到华北的石门,从漠南草原到黄河河套,这片横跨经度30度的土地上,铁路网与工厂星罗棋布。
“他控制着矿产、粮仓、商道,这些资源足以支撑一场长期战争。”
更让日军忌惮的是李峰的兵力调配艺术,似乎能够清晰的知道对数的布局。
当独立军在西域横扫西疆军时,雁门纵队在华北拖住110师团。
当苏维帝国因苏霍伊黄金矿搞事情时,第八战区的独立2军会集结在漠北草原。
这种“全域响应”的能力,让对手始终无法判断其真正的主攻方向。
日军总部的情报课长在分析会上坦言:“我们甚至不知道第八战区到底有多少部队,特务、间谍等常规渗透能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拔除。除了已知的独立军、46军等主力外,新整编的各军,装备和战术都远超支那军武装水平。”
现在终于意识到,当李峰将这些土地上的资源、人力拧成一股绳时,他所拥有的,早已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个足以改变战争格局的强大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