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长期发展计划(第2页)

陈风思考片刻:“有没有可能多艘‘猛龙’协同作战?”

“这正是我们正在开发的功能。”

郑博士兴奋地说,“通过量子通讯网络,多艘‘猛龙’可以形成分布式作战体系,相互协调行动。理论上,一个由十艘‘猛龙’组成的编队可以控制几百平方公里的海域,拦截任何试图入侵的潜艇或舰艇。”

参观结束后,陈风召集了海军高层和项目组核心成员,讨论“猛龙”系统的实战部署计划。

“‘猛龙’项目的进展令人满意。”

陈风开门见山地说,“这项技术将彻底改变水下作战的格局。我决定加速‘猛龙’系统的生产和部署,优先覆盖南海和东海的关键水域。”

“首长,关于生产规模,您有什么具体指示?”

海军装备部部长李上将询问。

“第一批生产50艘‘猛龙-1’型,分配给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

陈风明确指示,“同时,启动‘猛龙-2’型的研发,重点提升人工智能系统的群体协同能力和水下探测性能。”

“是,首长。”

李上将记录下来,“生产能力方面没有问题,我们在沿海已经建立了专门的生产线,可以满足需求。”

“很好。”

陈风继续说,“除了常规部署,我还有一个特殊任务要交给‘猛龙’系统。我需要它在第一岛链的关键通道建立长期监控网络,特别是对漂亮国核潜艇的活动保持实时追踪。”

“这是个挑战性的任务。”

郑博士认真地说,“但‘猛龙’的设计初衷就包括长期自主巡逻。我们可以部署一个由10艘‘猛龙’组成的监控网,利用它们的分布式感知能力,对关键海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视。”

“我还有个问题。”

海军作战部部长张上将提出,“‘猛龙’系统如何应对漂亮国最新的反潜技术?特别是他们的多阵列牵引声呐和低频主动声呐?”

“这正是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

郑博士自信地回答,“‘猛龙’的隐身设计专门针对这些先进探测手段。首先,外壳采用了多层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吸收声波能量。其次,推进系统采用磁流体动力学原理,几乎没有机械运动部件,大大降低了噪音。最后,‘猛龙’还配备了主动声波干扰系统,可以发射混淆声波,欺骗敌方声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