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党争(第2页)

朱翊钧装作害怕的点了点头。

实际内心深处毫无波澜。

接下来的路,他也不说话了,就这样靠着朱载坖,不知道在想什么。

而朱载坖看着自己的儿子安静下来,也松了一口气,他说的话,自己实在接不住。

而朱翊钧安静下来后,一直都在想着自己所了解的大明朝情况。

此时的大明朝,还有最后的转折机会,那就是接下来的政策,从高拱推行的隆庆开关,废除海禁,以及封赏蒙古,解除两方敌对状态,到张居正的土地改革,考核法,推行一条鞭法等一系列万历新政,这些若是能够完全推行成功,在万历一朝根深蒂固的话,那么大明朝就会迎来封建王朝发展的顶峰。

朱翊钧心里面也清楚,党争是贯彻整个明朝中后期无法否决的一个事情。

党争就像是长在其身上的恶瘤,如一场无法遏制的风暴,疯狂地席卷着整个王朝,朝堂之上,群臣各为其党,相互攻讦,争论不休,国家大事沦为权力斗争的工具。

官员们不再将精力放在治国理政、安邦富民上,而是陷入无尽的内耗与倾轧。

政策因党争而朝令夕改,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无人真正关心。

前线战事吃紧,急需资源与决策,却因党争而被搁置延误,致使后期疆土沦陷,山河破碎。

党争让人才被埋没,清正之士遭受排挤打压,奸佞之人却凭借党派势力扶摇直上。

官场乌烟瘴气,贪污腐败横行,国家的根基在这混乱中被一点点吞噬,侵害,最终造成的结果是经济凋零,民生困苦,社会秩序崩溃,百姓们对这个曾经辉煌的大明帝国渐渐失去了希望与信任。

到了朱由检的手中时,整个国家仿佛一艘千疮百孔的巨轮,在党争的狂风暴雨中艰难前行,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覆灭的深渊,只留下一片衰败与凄凉的景象,让后人叹息不已,引以为戒。

朱翊钧紧紧握着拳头,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怒,当然此时他的忧虑愤怒,只能深深的埋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