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是道士皇帝光头李三
第413章 屯田员外郎(第2页)
“是,陛下,草民,草民从安南沿海带回大明的,在万历三年,就带回来了。”
“你种了多少。”
“家人家中三十五亩良田,皆种此物。”
“三十五亩?
是,陛下。”
“这红薯在安南产量如何?你又是如何在大明土地上种植成功的?”
陈益忙回道:“陛下,在安南时,红薯产量颇高,亩产能达千斤上下。草民将其带回后,起初也遇些难题,因安南与大明气候土壤略有差异。草民先在自家小块田地试种,仔细观察其生长习性,发现这红薯喜温耐旱,对土壤要求不算严苛……”
“于是,草民便改良了耕种之法,将土地深耕细作,以人畜粪便混合草木灰。幸得老天眷顾,第一年试种便有了收成,虽亩产量仅五百斤左右,却也让草民看到希望。而后逐年摸索,产量也慢慢提升。如今这三十五亩地,平均亩产能达八百斤了……”
陈益说着,额头上微微沁出汗珠,心中忐忑不安,不知天子对此是何态度。
实际上,他从虎门到北京城,一路上都是蒙圈的,他实在想不通。高高在上的皇帝,岂会对这埋在泥土中的果实有兴趣。
虎门的地方官员,都对这个东西,没有太大的兴趣。
朱翊钧沉思片刻,说道:“此薯若真能有如此产量,倒是可解大明百姓果腹之忧。你能引进此薯,是有大功的。朕欲在更大范围推广种植,你可有何想法?”
陈益心中一惊,赶忙跪下:“陛下,草民只是一介庶民,没有什么想法,推广之事,恐需地方官府协助,还需诸多农户愿意尝试……”
朱翊钧摆了摆手:“此事朕自会安排,你且稍等片刻,陈矩……”
“奴婢在。”
“把张居正,申时行,张学颜等人召到乾清宫来,对了,将海瑞也召过来。”
陈矩闻言,躬身道:“是,陛下。”随后,陈矩离开乾清宫,嘱咐在宫门处值守的太监,去将人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