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落榜,我觉醒了田园系统跳过龙门不是鱼
第245章 拉木头(第2页)
呼玛河宽平均宽度也有六十米,最窄处也有十几米。
这个年代修建跨河大桥,无论是技术还是材料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就在河道最窄处,用两棵长了几十年的落叶松,搭建简易的过河桥。
只能承受人在上边走动,跨过河进山里挖野菜,挖草药采收山货。
要是不小心掉下去,河水湍急立马就被卷跑,水性再好也不可能活下来。
所以在农村有那么句老话,说是女孩子家找对象,宁愿隔着山也不愿意隔着河。
冬天的时候河面结了厚厚的冰,卡车载重压下去也没事。
“这些天拉木头正是时候,要再过些日子天气暖和冰面化冻,人搁上边都得踩塌。”
不是今天提出来,周建国差点把这茬给忘了,等错过了时间再运木头,那就有点麻烦了。
没一会儿来到了河边,换档匀速开过去。
这条路经常有运输木头的骡车通行,路面早已经被碾开,顺着路再走十几分钟。
前边出现了一排排的房子,烟囱往外冒着炊烟,里边的人正忙着做中午饭。
林场里经常有五六十人,其中一部分是各个村里的刺头,不听话不服从管教。
基本在村里人人喊打,狗都嫌弃,发配到这里接受劳动改造。
所处位置不远处,也有一条河沟,冰面上堆放着许多的采伐好的木头。
工人们正抬着木头,排成排用麻绳捆扎好,就跟火车似的拼接上百米长。
林北头回看见这种场景,搞不明白那些人到底在干啥。
“木头不用骡车拉,这是要打算滑着冰下山?”
这会儿坐在后边的李冰发话了,给大外甥好好科普一下。
“你小子不懂了吧,这个叫放排,用不了多久冰要融化成水,那些木头跟着会浮起来。”
做法是将砍伐下来的木材捆绑在一起,构建形成木排,利用水流的力量将木排推向下游。
这种方法在东北地区很常见,因为地势原因交通不便,这种方式运输效率最快。
冬天河面结冰,就用骡车来拉,天气热冰融化了,就把放排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