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你说,街头那些木桩上挂个绳子是干嘛的呢?(第3页)
手里拿着的沉甸甸的粮食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一时间,无数人开始拥护大秦帝国,内心里开始对大秦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有了这个基础后,夏清瑶继续展开话题,很直接的开始和所有民众们探讨现如今秦北省所面临的问题。
今天,他们能吃饱饭了。
能有低价粮食可买了。
但明天呢?
在夏清瑶的阐述之中,大秦亏着本的在救助这里的百姓们。
但秦北省的问题还在,现在只是好过了一点,却不代表一直都能好过。
解决不了问题的本质,就算是大秦,迟早有一天也会入不敷出,弹尽粮绝。
好的,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秦北省走到今天这一步,一定是有人做错了事情才导致的。
大秦是来拯救他们的,大秦想要让民众们活,大秦没错。
民众们虽然无知,但他们都是受害者啊,能说民众有错吗?
所以,大秦没错,民众也没错。
那么是谁错了呢?
民众们悟了,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是以前的大梁错了。
是曾经那些大梁的官老爷们错了。
就如同今早被处决的县太爷,田不愁一样。
是他们错了,除开他们之外,所有和田不愁有勾结,站在一条线上,不断压榨他们,抬高物价,吃人血馒头的商贩们也错了。
一时间,所有的矛盾都找到了答案。
无数民众们怒火冲天。
“那帮该死的家伙。”人群中,一个老人用力的杵着拐杖,眼神之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
他看向周遭的人们:“各位,我说呢,就在不久前有人找到我,和我说什么官府售卖的粮食是有限的,我们也就这几天能买到粮食,过不了多久官府也会断粮。”
“倒不如将我们低价买的粮食卖给他们,他们能给我们换更多实惠的口粮,现在看来,这是阴谋!”
老人一席话,立马炸出了更多的人。
“也有人找我了,说是三斤麸糠,换一斤精米,我还想着很划算来着,换了家里就能多吃两顿。”
“也找我了,我还认识那个人,就是城西粮铺的伙计,我们家有五口人,一天能买五斤粮食,他所能给我们多换一些,五斤粮食能换十七斤麸糠呢。”
人群们纷纷响应。
大家一对账才发现,原来今天几乎来买官府特价粮的人都被各大粮商的伙计找上门过。
这很明显是要大肆收购粮食啊!
夏清瑶也在台上附和着说:“没错,大家想一想,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们每一个粮商的仓库里不是堆满了粮食?”
“在你们饥寒交迫的时候,价格可曾下滑过一个铜板?”
“非但没有,还变相的加价!”
“我们想要抛售低价粮,迫使他们也跟着降价,但他们不愿,宁愿私底下大肆收购你们的粮食也不愿意降价。”
“这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等到官府支撑不住的那一天,在出来大肆收割你们的血汗钱吗?”
炸了!
现场的气氛彻底炸了。
有了夏清瑶的引导,民众们彻底看清楚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