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斗平川

第十二章 异常(第2页)

 因为古人有个习惯,叫做“压箱底儿”。 

 这种习惯并不局限于陪葬品,活人用的箱箧匣柜一样如此。 

 有的会直接放在里面,有的甚至会做成夹层,专门用来存放首饰银钱。 

 所以直到今天,依然还有不少人专程跑去乡下,走街串巷的收这些老箱子,别以为这群人是吃饱了没事儿干,都是冲着你祖宗的压箱底儿去的! 

 此外当时周伶告诉我,这两个木箱,也是这座墓里比较异常的地方之一。 

 按理说,老太监墓用了整体浇浆,封闭性极好,衣服被褥之类,应该能保存的鲜亮如新才对。 

 再有就是成箱的衣物,一般都会放在主墓室里靠近棺椁的位置,这样才更贴合古人“事死如事生”的理念,仿佛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也可以很方便的使用这些衣物。 

 但在老太监墓中,却并没有这么安排,至于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这并不影响我们。 

 只要他不放进阴间,放哪都不影响我去搬! 

 不对,也影响。 

 烂了就没法搬了…… 

 和我比起来,长海叔那边是一毛没有。 

 西侧壁龛里都是书画,和衣服一样,一碰就碎成渣渣。 

 周伶倒是翻出点东西。 

 东侧壁龛里放的是文房四宝,她从里头拿出了一方歙砚、一口绿釉笔洗、一块寿山石镇纸,此外还有两根笔杆,是犀角的,不过毛掉光了。 

 歙砚主题为“老子西出”,雕工十分精湛,周伶说这题材她第一次见,是高货。 

 完后她跑到西侧壁龛仔细翻了翻,发现确实啥也不剩,便有些失望的说:“这老太监书画造诣应该不赖,可惜墨宝没留下来。” 

 我转了转眼珠,上去安慰说:“伶姐,这人连名都没留,就是有,也不一定能值钱的。” 

 “呵呵,要真有一张他的字画保存下来,我让它能比这里所有东西加起来还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