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斗平川

第十六章 码头

 第十六章 码头 

 凌晨三点二十,一辆猎豹通过青州收费站,朝着济南方向逐渐远去。 

 当时济青段虽然已经开通,但那时的长途运输,大多还以国道为主,所以高速上车辆并不多。 

 跟随周伶的是我和建新哥。 

 其实主要是我,毕竟长海叔拉我入伙,就是希望我多学点知识,好提高团队实力。 

 所以我可不能跟建新似的,一钻进车里就睡大觉,逮空摸空我就得学习,就得进步! 

 于是,上高速后我便笑嘻嘻对周伶说:“伶姐,困不?” 

 “干嘛?” 

 “嘿嘿,要是不困,给我讲讲行里的事儿呗?” 

 “呵~”她侧头瞄了我一眼,“那我要是困了呢?” 

 “啊?那更得讲了,说话能提神儿啊!” 

 周伶抿嘴一笑,俏皮的甩了个白眼:“点颗烟!” 

 “好嘞!”我连忙抽出支烟塞进她嘴里。 

 点燃后,她浅浅吸了一口问:“你想听什么?” 

 “听啥都行,你讲的我都爱听!”其实主要是我一时半会没想好要问啥。 

 “嗯……那就给你讲讲码头吧!” 

 “码头?” 

 “对!”她点头,“毕竟你们是飘船的,不熟悉码头,很容易碰上麻烦。” 

 飘船说的就是我们这种,靠买点干活,东一榔头、西一棒 子,没有固定活动范围的小团伙。 

 对应的,码头即指各个地区或某个领域,一些较大的势力、团队或是知名的人。 

 之所以叫码头,是因为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偏门行业,都有个共同的称呼。 

 这个称呼,就是“江湖”。 

 有江湖,自然就会有码头,然后才有五花八门的规矩和形形色色的人物。 

 时至今日,也不仅是偏门行业,基本上各行各业里,都存在拜码头的说法。 

 那天路上,周伶和我讲了不少,基本都是当时行里数得上的人物,有一些后来曾接触过,有一些则至今为止,都是只闻其名,未曾谋面。 

 简单说一下吧。 

 当年行里最牛的一号,大家应该都听过,就是姚师爷。 

 这个人确实牛逼。 

 传闻他观星玩盘的功夫,甚至比肩古代地师,所以他倒出来的东西,向来都是行里的抢手货。 

 姚师爷势力也大。 

 几年后我曾听人说过,说姚师爷巅峰时期,手下每天晚上干活的人,加起来足有二百多号! 

 这什么概念? 

 咱就往多了数,每组按二十人算,那也是少说十队人,这么一来,只要点子足够,他一晚上就能同时干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