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斗平川

第三十二章 听音

 第三十二章 听音 

 晚上十点,山谷洼地。 

 这次过来我有仔细观察,发现还真有个水库。 

 不过不大,东西宽不到一里,南北长也就是三四里,冯爷说是七几年修的。 

 一晃十几天过去,又经历一场降雪,盗洞回填处几乎痕迹全无,指明位置后,冯爷四处望了望,便连连点头说还真称得上是一处绝地。 

 我按下手台告诉周伶我们到了。 

 她没跟着进来,而是在外头放风,毕竟有冯爷这种老手加入,她暂时就不需要下墓了。 

 手台中很快传来周伶的声音:“风平浪静,做饭吧。” 

 冯爷给小平头使了个眼色,后者二话没说,操起尖头铲便开始掘土。 

 他速度极快。 

 十分钟不到,整个人就完全没入了地表。 

 这固然有盗洞新填,土质疏松的原因,但不难看出,论土工作业,小平头要在长海叔之上。 

 尤其“铲法”这一方面。 

 他在盗洞壁上留下的铲口,真就像鱼鳞一样,整齐的不像话,引得长海叔长军叔连连赞叹。 

 仅仅四十分钟,六米深的盗洞就被从新清理出来。 

 这就是专业和不专业的区别。 

 任你千般刻苦,也不如名师指路。 

 完后这货从洞里爬出来,还假模假式的说:“土太松,总往下落,不然还能快点儿。” 

 建新我俩对视一眼,都有些不忿。 

 同时我心道:甭你美,你刚刚的姿势、动作包括呼吸频率,我已经全都记下来了,只要找个地方练练,要不了多久,我也能这么快! 

 小平头抽烟休息的功夫,换长海叔下去拆砖跺,测试含氧量之类的。 

 二次下墓,这些操作都是驾轻就熟。 

 夜间十一点十分,冯爷、小平头、长海叔我们四个,再次来到老太监主墓室。 

 望着略微倾斜的石棺,和散落在周围的铁索,冯爷脸上露出些许感慨。 

 “棺不落地,永不超生,这是打定主意要守墓千载万世,古今忠仆侍主,不过于此了……” 

 听他这么说,我莫名也觉得有点伤感,原来之前都误会老太监了。 

 这时长海叔道:“冯爷,接下来就看您的了。” 

 冯爷点点头,取出一个听诊器戴好,蹲下 身将探头贴在地面,然后他打了个手势,小平头便用毛巾包住锤子,开始一下下的锤地。 

 这法子脱胎于行里的一门绝学——听雷。 

 说起来好像很神秘,实际一点不复杂,就是回声原理,但如果要想登堂入室,那还是需要一定的天赋和大量训练才行。 

 冯爷做的非常细致,从主墓室东北角开始,他基本是一个平方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