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斗平川

第一百零一章 个性

 第一百零一章 个性 

 真硬! 

 一锤子下去,就跟凿在石头上一样。 

 我心里顿时有点小失望。 

 之前说过,到了汉代,墓砖的烧制技术达到成熟,砖室墓渐渐取代了土坑墓。 

 但墓砖的形制,分空心和实心。 

 西汉时期,墓砖多为空心砖,一般是箱形和屋脊形两种。 

 实心砖也有,但太少见了。 

 这是生产力的限制导致的,因为相比于实心砖,空心砖更容易烧制。 

 直到西汉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制砖技艺的进一步提升,实心砖开始增多,东汉时期则开始广泛应用。 

 这就说明,我脚底下这个,九成概率是个东汉墓。 

 唉~ 

 西汉变东汉,收入少一半。 

 真特娘倒霉催的…… 

 火星飞溅,砖石摧崩。 

 一声声凿击灌顶的铿鸣,响彻在盗洞之中。 

 这是纯纯的野路子行径。 

 但没办法。 

 毕竟我手上工具不全,只能先凿碎一块,然后再一点点往旁边拆。 

 “嗯?怎么还有一层?” 

 脚下券顶的弧度和坡度都不大,且纵向十分平直,说明是墓道而非墓室。 

 但当我拆掉两块墓砖后,却发现,下方居然不是黑黝黝的洞口,而是又一层墓砖砌筑的墓道券顶。 

 这是怎么回事? 

 虽说两汉时期墓砖的演变相对明显,但券顶的砌筑工艺是相同的。 

 多是纵联砌法和并列砌法这两种。 

 其中纵联是主流。 

 即将条砖沿墓道的方向纵向排列,砖块之间相互交错咬合,从而使券顶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这种砌筑方式稳定性强,经过土层挤压后,能无视热胀冷缩,只要不碰上大型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滑坡之类的,即便千百年过去,也始终坚固无比,因此一直沿用到了明清时期。 

 但甭管怎么砌,汉代墓道大多都是单层券顶。 

 这怎么又出现一层? 

 真是奇怪? 

 “雾草……” 

 “难不成……?” 

 我立即放下刨锤,拿起一块墓砖仔细查看上头的纹饰。 

 常见的菱格纹。 

 不过形制相对简洁单一,没有类似网格、折尺、同心圆之类杂七杂八的搭配。 

 愣了两秒,我脑子里忽然涌现出一个新的猜测,心脏又开始砰砰跳。 

 “别介别介,可别介啊……” 

 我立即抓起刨锤猛凿,同时在心里疯狂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