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斗平川

第一百零三章 同行(第2页)

 玉器八件,除了一大一小两枚谷纹璧之外,也都是带钩、玉蝉之类的小件,跟金银器差不多。 

 傅显灵的随身印也有,栗子大小,青玉的,但印纽这类物件,不是名人值不了什么钱。 

 铜钱没出珍品,都是普通的太和五铢,能卖个千把块钱。 

 再有一些玛瑙琉璃蜻蜓眼什么的,也都一般般。 

 这次的大头,全在鸡首壶和两只六系罐上头。 

 六系罐自不用说,本来就少见,因为南北朝此类物件,多是双系或四系。 

 鸡首壶又称鸡头壶、天鸡壶。 

 自三国到唐初,流行了近四百多年,价格跨度很大。 

 按当年的市场行情,一般东晋的鸡首壶,多在八到三十万之间; 

 隋唐的便宜,几千到几万; 

 南北朝就贵了,只要保存完好,一般都要二十起。 

 不过南北朝鸡首壶还不是最值钱的。 

 最值钱的是五代。 

 这是因为唐初之后,鸡首壶被新出现的执壶取代,逐渐就不流行了。 

 物以稀为贵,所以五代鸡首壶要更加值钱。 

 当然了,这说的是普遍市场价,你要拿李静训墓里的白瓷龙柄鸡首壶相比,那属于抬杠。 

 另外瓷器重品相,并不能一概而论。 

 而我对手里这件有信心,很大程度上,就因为它品相好。 

 寻常鸡首壶都是鸡首龙柄或鸡首鼬柄,这件不同,是凤柄,且胎体线条流畅,釉色温润纯粹,说句孤品都不过分,我感觉这应该是傅显灵做別驾的时候,底下人偷偷孝敬他的。 

 有了这件东西,只要对庄,这趟活破百不成问题。 

 盘算了一下,我还是觉得回济南出货。 

 在文化市场混了几个月,哪家沾灰、能收什么东西,我心里大概有谱。 

 不过在出货之前,还有件事要做。 

 就是等小诚圆坟结束。 

 尽管我收尾工作做的仔细,连草叶上的土星都打扫掉了,但保险起见,还是要观察一下。 

 第二天上午,我叫上小安哥,溜溜达达来到坟地附近。 

 等了一个多小时,便见小诚他家人扛着工具、拿着烧纸上了山。 

 很好,很完美。 

 他们哭哭咧咧搞了大概一个多小时,除了小诚他大爷,根本没人往老坟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