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斗平川

第十一章 家族式墓葬群(第2页)

 打探孔这事儿,由于南瓜和郝润都是我教的,所以他俩用的就是探针,而马纯良是老派土工,用的是洛阳铲。 

 我心想,总听说内蒙土工多厉害,却一直还没见识过,于是我看向马纯良道:“马大哥,比比不?” 

 他瞅了一眼我手里的探针,摇摇头笑道:“平川,你小子当我傻啊?我拿铲子,再快还能快的过扎子?” 

 我一愣,指指探针道:“扎子?你说这个?” 

 马纯良满不在乎的说:“对啊,这不就是扎子么?姚师爷发明的啊!” 

 “……” 

 当时我的想法是:净特么吹牛逼!你咋不说姚师爷会上天? 

 “别着急!”马纯良边接套管边道:“想比拼艺,等一会找着坑了,咱俩好好比比!” 

 实际上,还真不能说他吹牛,探针虽然不是姚师爷发明的,但后来我才知道,姚师爷的确自创了一种名叫“扎子”的盗墓利器。 

 和探针不一样,扎子是用多段钢筋拼接而成的,不需要换取土器,因为以姚师爷的水平,早都不用看土了,人家是闻。 

 一扎子下去再拔出来,只需要闻闻尖头,地底下什么情况,姚师爷就了然于心了。 

 这话说起来虽然轻巧,但想做到却是极难。 

 尤其是埋藏比较深的古墓。 

 因为想打到文化层,你得先经过少说两道土层,这时尖头上往往是土味、农药味、木炭味、腐烂味等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要从如此复杂的气味中精确辨认墓葬年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几年后,我也学会了闻土,然而这种神乎其技的闻土功夫,我直到去进修时也没练成。 

 本以为接下来要经历一番苦干,但只过了不到五分钟,郝润忽然道:“平川,你…你过来看看……” 

 一听这话,我们立即从四面八方聚拢过去。 

 就见郝润的取土器中除了沙土,还夹杂着好些腐烂的碎木屑,把头捏起一点闻了闻,完后直接说了一个字——挖! 

 我想了想,默默退到马纯良身后,示意他先上,他也不墨迹,撸了撸袖子,抄起铲子就开干! 

 戈壁滩属于砂质土壤,颗粒较大,质地也偏疏松,这种土质再用尖头铲就不合适了,要换成圆口铲或平口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