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斗平川

第十九章 古玉地弯(第2页)

 在文化市场的那几个月里,我曾竟看过一本叫《古玉辨》的书,是清朝一个叫刘大同的人写的。 

 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玉如土中年久,其质即软,如不软,则色不能沁。至出土后,亦有软硬之分,硬者易辨,软者形同枯骨,或如瓦砾,此皆由地气所致,见者多不能辨,每见一器,一半软一般硬,硬者以刀试之,不能入,软者以指甲划之,即碎如泥土,但盘之日久,则软者亦坚不可破,此不可不知者也。” 

 当时我看见这段文字后,就觉得这个刘大同是在吹牛逼。 

 玉是石头,怎么可能会变软? 

 更何况那时候我已经下过斗,也曾亲手掏出过玉器,却根本没见有这种情况。 

 不过本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我就去市场里面,向一些混熟了的老板请教,但得到的答案却完全不同,有肯定也有否定。 

 其中有个人说的最玄乎,他告诉我是真的,这种现象叫做“古玉地弯”,又称之为“地障”,而且他还说他曾收到过一件玉佩,被弯成了月牙形! 

 原本我都信了。 

 可听到后边这话后,我心中顿时冷笑:上坟烧报纸,你特么糊弄鬼呢! 

 再后来,青州那边就出事,这事儿我也就忘到了姥姥家。 

 于是我立即问:“把头,这是不是地弯现象啊?” 

 把头满意的笑了笑,颔首道:“不错,你还知道这个。” 

 被夸了,我有点得意。 

 但看南瓜还是佝佝偻偻的缩在把头身边,就对他说:“你看你这吓人叨怪的,真怂,至于的么!” 

 南瓜满脸涨红:“你、你还不是也跑过来了!” 

 “额这……这都怪你!” 

 我狡辩说:“我这是被你吓的,还有以后在墓里不要说那个字。” 

 “哪个?” 

 我对南瓜比了个口型,他点点头表示记住。 

 完后我有心见识见识地弯现象,就想上手去摸,但刚要接触到一件玉器时,手又停住了。 

 “把头,没毒吧,能不能摸?” 

 “没事儿,长长见识吧,小关你也体会体会,但注意,太软的不要往起拿。” 

 我立即摘掉手套,伸手触碰上去。 

 很神奇。 

 接近玉器的时候,气温非常低,但当真正碰到后,却发现玉器本身并没有多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