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斗平川

第159章 姑娘山汉墓(上)(第2页)

 因为我是计算着棺椁位置下的铲,我也敢断定,这底下就是棺椁,可由于我不知道还有一层厚厚的石灌顶,反而弄巧成拙了。 

 但与其解释清楚,还特么不如直接说打歪了。 

 一方面是南瓜自尊心比较强,现在叫他知道是探墓没做到位,他肯定会自责。 

 另一方面在于,一旦传了出去,同行们肯定会说,有个叫沈平川的小子探墓不认真,妄想直奔主墓室,结果打到了石灌顶,这岂不是得叫他们笑掉大牙? 

 开什么玩笑,我也是要脸的人好么? 

 而且就算我不要脸,把头还要呢,我可不能让人说把头教徒无方…… 

 “啊?打、打歪了?”南瓜一脸震惊,结结巴巴的问我那怎么办。 

 “别着急,我琢磨琢磨。” 

 看了看表,刚过十一点半,时间还算宽裕,我便蹲在原地,掏出颗烟点着,一边猛嘬一边思考着可行的对策。 

 以前听冯抄手说过,如果同行们碰到积石、积沙、天火灌顶这类前后左右都下不去的点子,一般会采用一种叫做“鹞子翻身”的手法来破解。 

 就是贴着墓室外围打竖井,绕过墓室壁后再打一小段横井,最从墓底进去。 

 “要不试试鹞子翻身?” 

 “不,不行……” 

 转念我又想起,我曾经在书上看过,石室墓的墓底也是石板,整座墓就好像一个坚固的龟壳一样,否则一旦缺少底部石板来承重抗压,就和土坑墓加石灌顶没区别了,时间一长还是会塌。 

 而为了增强墓室的稳固性,有些石室墓的石板之间,还会采用榫卯甚至铜浇铁铸的方式进行连接,堪称坚固的一批。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一颗烟很快被我嘬掉了一多半。 

 难不成,真要重新打洞,走墓门进去么? 

 这办法不是不行,但不到万般无奈,我不想那么干。 

 如果换成把头,他会……不,没有如果,把头就不会出这种二 逼扯叶的岔子。 

 那如果是伶姐…… 

 “嗯?” 

 想到周伶的同时,我忽然一愣。 

 我注意到,南瓜脚下的一滩汗水,此时正歪歪扭扭的,朝着一侧缓缓流去。 

 唰的一下! 

 我顿时灵机一动,一个想法便从脑瓜里蹦了出来。 

 琢磨了几秒,我当即一咬牙,徒手攥灭了烟头! 

 “南瓜,你上去,到车里把千斤顶拿来,完后再到山下,搬一块舔石上来,舔石不用太大,够结实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