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斗平川

第171章 黑水仙(第2页)

 而她自称画扇,是民国以后的说法,和手绢意思相同。 

 这是由于当时江湖上单独出现了“手绢门”,打那以后,燕门中负责色 诱的人,就逐渐改称为画扇了。 

 那为什么要改呢? 

 因为燕门有个规矩,叫做“成奸不成骗”。 

 也就是如果手绢和行骗对象滚了床单,那就不能算是行骗了,这时候受害人找江湖同道帮忙是没人管的,所以他们就只能选择报官,而一旦报了官,团伙就容易“朝翅子”(犯案)。 

 但俗话说:日久生情。 

 手绢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燕门做局不像盗墓,能够速战速决,断则三五月,长则一两年,如果行骗的对象是个糟老头子还好,但如果是个风 流倜傥的高富帅,手绢也难免深陷其中。 

 可话说回来,有钱的老头儿岂是那么好骗的,所以当时燕门的行骗对象,基本都是富家子弟,这也导致很多燕门手绢坏规矩,露了底,最后被逐出团伙。 

 这种情况就尴尬了。 

 不守规矩,团伙不要她们,情郎发现被骗,也不要她们。 

 于是乎,手绢门就这么出现了。 

 这群人改头换面,辗转于大城市的欢场之中,专抓名流阔少,富家儿郎。 

 虽然还是骗钱,但已经不像燕门那么讲究,反正都不是黄花大闺女了,谁吃亏还不一定呢,而一旦碰上合适的,好掌握的,或者肚子争气揣上了,那直接就借坡下驴上岸了。 

 有没有很熟悉? 

 没错,这个手绢门现在依然存在,只不过不叫手绢叫某媛了。 

 简单概括,就是这群手绢既坏了手绢的规矩,又坏了手绢的名声,以至于正统燕门中的手绢只能改称呼。 

 至于黑水仙三个字,则应该是她的绰号。 

 知道了她的身份,我立即后退一步,同时仔细思索她刚刚说过的话。 

 这可不是我怂。 

 而是这种人本就靠行骗为生,用东北话说,就是一屁八个谎儿,另外他们还非常善于拿捏人心,所以稍不注意,就容易被骗到裤衩都剩不下。 

 所以从某种角度讲,这个黑水仙要比丰晓梅那种人危险的多。 

 好在刚刚她没说几句话,不然我都怕自己寻思不过来。 

 见我一直不开腔,她双手抱胸,缓声问:“怎么,瞧着沈支锅这架势,是不愿意?还是说……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