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渣的逆袭浮沉的命运

第29章 赐字与未来(第2页)

 “垚同尧者,最高处也。和者,平和、和睦。不过,如今天下纷争不断,你就叫安之吧。”

 王安之,还是朱安之?

 “多谢老师赐字!”

 不管好坏,王和垚也只能接受,还要行礼感谢。

 “安之,私下里,就不要那么见外了。”

 高家勤心里也是轻松了些。

 毕竟,霸占别人的思想成果,没有补偿,似乎太过无耻。

 现在,王和垚是自己的学生,就不分彼此了。

 “安之,你我既为师生,你就要好生读书,他日博取功名。”

 高家勤板起脸来,郑重其事。

 “你自己安分守己,不要惹是生非,更不能让你的那些兄弟们误入歧途,害人害己。”

 王和垚连连点头,说话也是小心翼翼。

 “大人放心,学生自会约束他们,不给大人惹麻烦。”

 “这老夫就放心了。”

 高家勤看着王和垚,点点头,端起茶盏喝了起来。

 “吴三桂兵强马壮,八旗那些勋贵子弟,烂透了,百无一用,真正能打仗的还是绿营。”

 “大人,依你之见,吴三桂和朝廷,谁更胜一筹?”

 王和垚轻声问道,脸上笑容不变。

 看来,八旗子弟百无一用,高家勤也是心知肚明。

 “你我师徒之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万不可泄露出去。”

 高家勤低声细语,殷殷叮嘱王和垚。

 “吴三桂部下虽多是骄兵悍将,但此人眼界太窄,做事太绝,从弑杀永历父子便知。况且他已年过花甲,儿孙惨死,有几分斗志,就不得而知了。”

 高家勤靠回椅背上,神情落寞。

 “为这些破事,老夫是夜夜难眠,白发都多了许多。”

 王和垚恍然大悟,原来高家勤是为了战事,而不仅仅是那几道数学题。

 这个余姚县令,也是个热心肠之人。

 “大人忧国忧民,小人感佩之至!”

 王和垚满脸堆笑,高家勤却是鄙夷地瞪了一眼他。

 “什么忧国忧民,只不过一介俗人,放不下而已。”

 “大人,民族积弱,战乱纷起,正需要有用之才救国救民,开启民智,造福子孙后代。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大人拳拳用心,实乃百姓之福,民族之幸,小人景仰!”

 王和垚肉麻地恭维了起来。

 “马屁精!宦海浮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已。”

 高家勤面上泛起一丝红光,随即脸色一板。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你出口成章,有几分才学,果然是姚江书院的学子。不过,民族、开启民智这些话,还是少说为妙,小心祸从口出。”

 当朝文网密织,一旦给发现疑似针砭时弊,也是毫不留情,非关即杀。

 “大人放心,学生也只是私下里嘀咕几句。至于到了外面,自然是只字不提,三缄其口了。”

 王和垚心知肚明,信誓旦旦,就差拍胸脯发誓了。

 高家勤点了点头,目露赞赏之色。

 王和垚做事谨慎,极有分寸,倒是不让他担心。

 “安之,你有没有想过考取功名?”

 王和垚天资聪颖,他倒是想提携一下,看能不能在仕途上有所帮助。

 “大人,学生倒是想,不过家父不让学生入仕,学生只能苟延残喘,躬耕于南原了。”

 “令尊!”

 高家勤吃了一惊,有些失望。

 王和垚的父亲无意让王和垚科考,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