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渣的逆袭浮沉的命运

第13章 尴尬的处境

巡检司,营房中,王和垚几人聚会。

 桌上有酒几壶,有煮豆与点心各一盘,都是众人拼凑。

 郑宁给众人倒酒,郑思明抛出刘文石的疑问。

 “五弟,闲来无事,你说说,元、清两朝,汉人为何亡了天下?”

 亡国?亡天下?

 赵国豪李行中等人,或坐或站立,都是看着王和垚。

 “亡国,乃是指王朝更迭,而亡天下则是指道德和文化之沦丧。就比如现在,你我头上的辫子。”

 王和垚躺在床上,看着房顶,慢悠悠说道:“自秦以来,汉朝之勋贵、魏晋至隋唐的士族门阀、宋之士大夫,前明之东林党人,这些人便是亡天下的原因,也无非是利益二字。”

 李行中点点头,跟着道:“甲申年,李自成大军北上,先帝召四方兵马入京勤王,因无百万之资,而致勤王之事不了了之。李自成进京,仅仅月余,拷饷达七千万两。有家无国,无君无父,士大夫之寡廉鲜耻,让人唏嘘。”

 士大夫富可敌国,国难当头,朝廷财政枯竭,却个个敝帚自珍,坐视不理,以致于甲申巨变,清军入关,最终失了大明天下!

 孙家纯恨恨道:“江南士绅,山西晋商,武夫贪慕跋扈,宗室毒瘤,大明焉有不亡之理?“就如崇祯帝,当政十七年,使得大明万劫不复,百姓活的跟狗一样。他没有罪过吗?”

 王和垚不觉尴尬。

 孙家纯快人快语,这是在骂他的祖宗啊!

 他的祖父崇祯,作为一国之君,亡了大明天下,自然是第一罪人。

 但崇祯临终“诸臣误我”一句,伤心之言,杜鹃啼血。那些大明的士大夫们,执政党们,他们就能置身事外吗?

 “崇祯帝虽是有错,但大明积重难返,非他一人之罪。”

 谈到了崇祯,郑宁插话进来:“但满清入关以来,剃发易服,动不动就屠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恶行。光是迁界徙民,就死了百万百姓。”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也许距离众人太远,但迁界就发生在众人身边,耳濡目染,自然十分熟悉。

 “杀汉人最多的,还是汉人。”

 郑思明沉着一张脸,沉声道:“吴三桂、耿继茂、孔有德、尚可喜,哪一个不是杀人如麻?哪一个不是明亡的罪魁祸首?可笑是吴三桂这厮,当年引满清入关,又杀了永历帝父子,甘为鞑子走狗,如今又起兵反清,耿精忠跟着摇旗呐喊。实在是可悲可笑!”

 赵国豪兴致勃勃问道:“大哥,以你看来,吴三桂能成事吗?”

 郑思明目光看向王和垚:“五弟,你说呢?”

 王和垚摇摇头:“让我好好想想。”

 以他现在的处境,百无一用,又能改变些什么?

 “不用想,吴三桂那龟儿子,定然能成事!”

 李行中断然道:“鞑子才多少人,我汉人多少人,吐口唾沫,也将鞑子淹死了!用不了两三年,你我都能去北京城了!”

 “你是在做梦吗?”

 孙家纯冷哼一声:“你不要忘了,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他们可都是汉人。要不是他们这些无耻之徒,大明能亡吗?能亡在区区满清手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