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丙辰之秋(下)(第2页)
“许以高官厚禄,要不惜一切,毕竟能打仗的,还是绿营兵。”
布木布泰道:“京城募兵练兵也是如此,要多用绿营,配以丰厚的粮饷。浙江叛军能一举破了镇江与江宁等地数万大军,绝不可小觑。因而,要懂得曲径通幽的道理。”
布木布泰说着话,意味深长。
玄烨一怔:“皇玛嬷,你说明白些。”
“皇上,我大清不过几十万旗人,怎么夺得万里锦绣江山,你想过吗?”
布木布泰道:“汉人一盘散沙,最喜内斗。自我大清铁骑入关,汉人立了多少个皇帝,最后还不是个个灰飞烟灭。而导致他们覆灭的,吴三桂、洪承畴、孙可望等,莫不是汉人。浙江叛军兵强马壮,异军突起,必会惹来各方势力的觊觎与妒忌。如能挑起吴三桂与浙江叛军的内讧,或让尚之信耿精忠反复,便是事半功倍。你自己好好悟悟吧。”
一盘散沙,最喜内斗……
皇玛嬷的话听在耳中,玄烨心头更是明亮,勇气又充满了全身。
“旗兵不能用,依靠的只能是汉臣,那些骁勇善战的汉臣,如赵良栋、万正色、杨捷、傅弘烈等,都可以擢升重用。我大清的江山如今的指望,可都在这些汉臣身上了。”
布木布泰幽幽说道。
无论如何,大清的江山,也不能垮在他们祖孙身上。
……………………
外城、菜市口,绳匠胡同,徐府。
瑟瑟秋风中,落叶缓缓而下,满院黄叶堆损,一个年过四旬的中年男子来回踱步,眉头不展。
男子叫徐乾学,徐府的主人,江南昆山人,康熙九年庚戌一甲探花,侍讲学士,颇得当今皇上宠信。
浙江叛军破了南京城,占了江南,消息传来,京城震动,旗人惶惶不可终日,朝堂的汉臣心思各异,外城的汉家百姓,大多却幸灾乐祸,甚至很多人心里盼望着,叛军快些打来,把这些旗人赶出北京城。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旗人高人一等,他们平日里没少受旗人的欺负,自然希望这些骑在他们头上的旗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普通百姓盼着叛军北上,他们这些汉臣,忧惧多多,睡也睡不好,吃饭也没有味道。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一旦叛军北上,他们所有的荣华富贵,恐怕要化为泡影吧。
甚至因为清廷为臣,失了名节,叛军会秋后算账,他们这些汉臣,恐怕是“汉奸”,远远谈不上“忠臣”。
“大哥,何事愁眉不展?”
一个官袍官员进了府门,远远走了过来,边走边问道。
官员叫徐元文,是徐乾学的胞弟,顺治十六年状元及第,翰林院掌院学士、日讲起居注官,讲授经筵。
“二弟,今日朝事如何?叛军破了南京城,占了江南,此事可是当真?”
徐乾学语气急促,反问起弟弟来。
弟弟是起居注官,天天给皇上讲论经史,抬头不见低头见,军政大事,应该都不陌生。
“叛军破了南京城,占了苏州镇江等大城,来势汹汹。皇上处置了一大群臣子,连江南总督镇江都统这些一方大员都没有放过。皇上要御驾亲征,没有兴致听官员啰嗦,我就早早打道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