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渣的逆袭浮沉的命运

第11章 南归(第2页)

 “老丈,沏壶茶,拿几张肉饼!”

 二人走了过去,在茶摊上坐下,老仆喊道,擦了擦矮凳,和主人坐下。

 顾炎武坐了下来,慢慢饮茶,看着仪凤门南,工匠民夫们忙的热火朝天,似乎正在给城墙的顶端包砖。

 “老丈,这段城墙,是怎么塌的?”

 尽管听说南京城墙是被义军炸塌,顾炎武还是不能相信。

 如此雄伟山一样的城墙,怎么可能被炸塌?

 “先生,看来你不是本地人啊。”

 掌柜笑呵呵向顾炎武介绍道:“当日朱大人攻打南京城,就是从静海寺挖地道到仪凤门南,炸塌了城墙。现在朱大人坐镇南京城,就在大明的皇宫发号施令,当然要修好城墙了。”

 顾炎武微微点头:“朱大人?不是王大人吗?”

 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弃如蔽履,藏器于身,一击即中,一门心事反清,朱和垚的隐忍与果敢,还有他御众的本事,都让他震撼,自愧不如。

 能让这么多部下义无反顾追随他,此人之能,可见一斑。这是实实在在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心计手段所能达到。

 要知道,许多人连自己家里几个人都处理不好,更不用说千军万马了。

 “先生有所不知。朱大人是前明皇室,崇祯帝的嫡孙,之所以姓王,是隐姓埋名,东山再起,以免被满清朝廷迫害。”

 老丈神神秘秘说道。

 “老丈,此……此话当真?”

 顾炎武漫不经心道。

 崇祯帝的孙子,朱和垚,这是真的吗?

 这要是传到了京城,朱和垚岂不是成了众矢之的?

 “八九不离十吧。要不是崇祯帝的后人,要不是前明皇室,怎么可能这么厉害?”

 “原来只是传闻。”

 掌柜的话,让顾炎武摇摇头,笑了起来。

 抗清势力起事,往往都以大明皇室为幌子,用以集聚人心。

 这个朱和垚,想必也是。

 “朱和垚……朱……和……垚……”

 顾炎武忽然心跳加速,低头沉思了起来。

 老仆喝着茶,这才看到,茶肆树上挂的布口袋里,似乎厚厚的一叠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文字。

 “老丈,你这是什么物件?是散开的书页吗?”

 老仆好奇地问了起来。

 “先生,这叫报纸,是卖的,两文一份。上面什么都有,天下大事,士民小事。你要看看吗?”

 “报纸?”

 老仆一怔,他们离开江南两三年,江南已经搞出“报纸”这玩意了?

 顾炎武远远瞧着报纸,忽然起了兴趣:“老丈,这是谁办的?上面都有什么?跟宋代的小报一样吗?”

 “先生,宋代的小报是士民自办,这报纸是总督府自办,日出一纸,府衙印刷,沿街兜售。先生,这才是第二纸,新鲜事多着呢。要不要来一份?”

 老者时刻不忘销售自己的“产品”。

 顾炎武点点头:“老丈,那就来一份。”

 报纸,不用问,是这位“前明皇室”朱大人整出来的新玩意了。

 接过《江南日报》,顾炎武看了起来,边看边暗暗点头。

 这报纸,总督府的各项政令、以及时政要闻描述的明明白白,浅显易懂,有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