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凌云朗月

第76章 李世民再战浅水原,逼降薛仁杲灭西秦(第2页)

 今河南省林州市是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这座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着称,被誉为“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发祥地,拥有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林州是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这种精神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核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林州人。而且林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赵南长城、东周贵族墓群、隆虑古城址等,是中原文化、三晋文化和燕赵文化的交汇之地。林州历史悠久,涌现出许多着名人物,如古代名人杜乔与李固,他们官至太尉,为林州赢得了“李杜之乡”的美誉。

 除了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红旗渠外,拥有独特的山水风光太行大峡谷也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而且林州还享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园内有许多古树,空气清新宜人。

 林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以其独特的红旗渠精神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

 在唐朝初立的动荡时期,朝廷为了稳固统治,对各州官员进行了一系列的任命和调动,这在为平常不过。但原本担任相州刺史的王德仁被高祖李渊调任为岩州刺史后,却耿耿于怀。

 王德仁在相州地区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势力,他对于朝廷的这一任命感到极为不满。在他看来,自己从相州刺史这样的要职被调至岩州,无疑是对其能力和地位的一种轻视和削弱。相州乃是大唐的重要州郡,经济富庶,兵源充足,而岩州在当时相比之下则显得较为贫瘠。因此,王德仁心中积怨渐深,对唐朝朝廷的决策充满了怨愤。

 公元618年八月十二日,这一天,王德仁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山东大使宇文明达因公务途经相州,王德仁得知后,便心生歹计。他派人暗中联系宇文明达,假意表示有要事相商,恳请其前往林虑山一叙。宇文明达信以为真,未加怀疑地带领随从前往。

 林虑山地势险峻,林木茂密,是设伏的绝佳之地,此地在古今都发生过多次着名的伏击战,如1943年8月,八路军太行四分区三团就曾在林虑山地区参与了林南战役,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战役,八路军以钳形攻势,集中优势兵力,将敌伪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成为中国近代战争史中典型的教科书式战例。

 同样在公元618年的八月,王德仁诱骗宇文明达前往林虑山后,便提前命人在山林间埋伏了大量士兵,只等宇文明达一行人到来。

 当日,宇文明达抵达林虑山后,王德仁亲自出面迎接。两人寒暄一番后,王德仁趁机引诱宇文明达深入山林。当行至一处密林时,王德仁突然脸色一变,示意手下动手。早已埋伏好的士兵们冲出树林,将宇文明达一行人团团围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宇文明达大惊失色,他没想到已投靠唐朝的王德仁会对自己下此毒手。他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与随从一同被杀。王德仁看着倒在地上的宇文明达尸体,心中一阵狂喜。感觉自己终于出了一口恶气。在杀害宇文明达后,王德仁便归附了当时在东都洛阳势力日益壮大的王世充。

 王世充得知王德仁归降的消息后,喜出望外,立刻给予其高官厚禄以示拉拢。就这样,王德仁凭借自己的野心和怨恨,一步步走向了自我灭亡的道路。

 公元618年农历八月十七日,高祖李渊以秦王李世民为元帅,攻打西秦势力薛仁杲。

 秦王李世民率唐军攻至高墌城,薛仁杲派骁将宗罗睺率众抵御。

 宗罗睺在隋末民变期间曾是小股农民起义军的头目,后来率领其众归附薛举,薛举封他为义兴公。在两个月前的六月份,唐朝丰州总管张长逊曾率军进击宗罗睺,薛举率全部兵力前往救援并进击泾州,大败唐军。

 此时,宗罗睺仗着自己很勇悍,径直来到李世民营前,耀武扬威,指名挑战。李世民假装没听到,采取避敌锋芒、耗其锐气的策略,只是命令将士坚壁自守,不得轻举妄动,违令者立斩。

 然而,宗罗睺这哥们儿是个粗俗之人,他每日都如跳梁小丑般前往唐军营寨前挑衅,那张嘴愈发恶毒,骂的话一次比一次难听,直把唐军将士们气得牙根痒痒。诸将士个个摩拳擦掌,热血上涌,恨不能立刻与他决一死战。然而军令如山,军中将士纵然满腔怒火,也只能耐着性子入帐,请求元帅下令出战。

 李世民立于帐中,镇定自若。他缓缓开口解释道:“我军前些时方经败仗,败于西秦军队,士气犹如折戟之锋,萎靡不振,尚未完全恢复。而敌军却意气风发,士气高涨,且对我军轻视有加。如此情形之下,我军当以稳固防守为要,养精蓄锐,如同磨砺藏于鞘中的宝剑。待敌军骄傲自满而我军斗志昂扬之时,便是破敌之良机。诸位将军若不听吾之良言,日后莫要追悔莫及!”

 众将听闻,虽有疑虑,但李世民身为大军元帅,威望颇高,众人不好与他当面争辩,只得无奈地耐住性子,缓缓退出帐外。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今日不战,明日还是不战,唐军坚守了近六十日,始终未曾出击。营中的将士们皆被这压抑的氛围笼罩,心中满是郁闷。

 忽然一日,营外传来一阵喧嚣。原来敌营中有一员大将前来投降。李世民得知后,立刻召他入营。只见这员大将入帐,身姿挺拔,身形矫健。

 李世民问道:“你是何人?”

 大将回答道:“末将梁胡郎。”

 梁胡郎是宗罗睺营中的一名下级军官,原来他所在的营地粮草供应即将断绝,眼见得最后难免被唐军擒获,索性率领部众前来投降。

 唐军帅帐中的诸位将领听闻,心中皆起疑窦,纷纷表示梁胡郎此番来降,定会有诈,便劝阻李世民小心为妙。

 李世民此刻却目光坚定,声色俱厉地呵斥众人:“我看梁将军举止神态,是个正直的君子。诸位莫要多疑!”

 言罢,他又以温和之语劝慰梁胡郎,命其先安置于后营。

 与此同时,李世民暗中传令给行军总管梁实,命其部署兵力移营至浅水原,旨在诱敌前来攻打。

 敌将宗罗睺眼见李世民大军不肯出战,早已心急如焚,此时听闻探马来报,说是唐军梁实移营到浅水原,哪里还按捺得住,立即率领精锐部队,如狼似虎般向梁实的军营攻打而来。

 梁实这边,亦是听从李世民的吩咐,据守多日而不战。梁实此次所带兵力有限且营中缺水,军兵和马匹已好几日未曾饮水,犹如困于涸辙之鲋。此时面对宗罗睺的大军围攻,处境可谓是万分紧急。

 李世民眼见时机已到,于是召集部将,神色庄重而沉稳地说道:“今日便是出战之日!”

 众将听闻,顿时攥紧拳头,誓要报敌将宗罗睺多日来羞辱之恨。

 右武侯大将军庞玉更是热血沸腾,毫不犹豫地主动请战。

 李世民看着庞玉自信的神情,说道:“庞将军,你可在浅水原南面出阵。若贼兵倾尽全力前来攻打,你需与之血战到底,万不可退怯!吾定会率兵前来援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