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李轨凉国政权的没落(第2页)
梁硕听闻安修仁之言,心中不悦,但碍于朝堂礼仪,只得压下心中不满。
安修仁与梁硕素来不睦,二人因政见不合,尤其是对待胡族势力的态度各异,早已心生嫌隙。安修仁为人圆滑,善于逢迎,深得李轨信任。他见梁硕屡次提出防范胡族之策,心中不满,认为梁硕此举是在削弱自己的权力。于是,安修仁暗中与梁硕对立,伺机报复。
不久后,李轨的儿子李仲琰前往拜访梁硕。梁硕因忙于政务,未能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仲琰。李仲琰年轻气盛,心中不悦,认为梁硕轻视自己,遂对梁硕心生怨恨。安修仁得知此事后,趁机煽风点火,与李仲琰一同向李轨诬告梁硕谋反。
一日,凉王李轨召见梁硕,神色凝重地问道:“梁卿,近日有人告你谋反,可有此事?”
梁硕闻言,心中一惊,连忙跪下辩解道:“主公明鉴,臣对主公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此必是小人诬陷,请主公明察!”
李轨见梁硕神情恳切,心中虽有疑虑,但一时难下决断。
两日后,安修仁再次趁机进言:“主公,梁硕平日目中无人,连少主都不放在眼里,其心可诛!若不早除,恐成大患!”
李轨听罢,心中疑虑更深,最终下令以毒酒赐死梁硕。
梁硕跪在凉王府中,望着案上那杯泛着幽光的毒酒,惨然一笑:"大王,臣为河西呕心沥血,今日竟得此报?"
他转头看向安修仁,这个胡商出身的佞臣正躲在李轨身后,嘴角挂着得意的冷笑。
"梁卿,你...你与薛举暗中勾结..."李轨的声音有些发虚,他不敢直视梁硕的眼睛。殿外秋风呼啸,卷起漫天黄土,仿佛在为这位忠臣送行。
梁硕仰头饮尽毒酒,踉跄起身:"大王...河西基业...来之不易..."话音未落,一口黑血喷出,染红了脚下的青砖。
“我忠心为主,却遭小人陷害,天理何在!”言毕,梁硕一头栽倒在地,含恨而终。
李轨别过脸去,却见安修仁正把玩着一串玛瑙念珠,眼中闪着诡异的光。
梁硕死后,李轨的政权逐渐陷入混乱。此时,一名胡族巫师趁机进言,声称“上帝将会派遣玉女从天而降”,以此蛊惑李轨。李轨虽为一方霸主,却对鬼神之说深信不疑。他听信巫师之言,不顾百姓疾苦,发动民众建造仙道高台,以迎接所谓的“玉女”。这一工程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冬十二月,全国各地基本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旱灾,河右地区(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旱情尤为严重,爆发了严重的饥荒。百姓无粮可食,甚至出现了人食人的惨状。李轨见状,心中虽有不忍,但仍未放弃建造高台的计划。他倾尽家财赈济灾民,然而杯水车薪,远远无法缓解灾情。
李轨无奈之下,召集群臣商议,提议打开粮仓发放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凉国群臣分为两派,以曹珍为首的李轨旧部,主张以民为本,认为应当开仓放粮,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曹珍慷慨陈词,言辞恳切,力劝李轨以百姓为重:“主公,国家以人民为根本,怎么能爱惜粮食而坐视人民死亡呢!如今百姓饥寒交迫,若不及时赈济,恐生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