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凌云朗月
第112章 唐高祖纳降故友杨恭仁(第2页)
杨恭仁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以报知遇之恩。”
李渊大喜,当即任命杨恭仁为黄门侍郎,负责朝廷的文书和礼仪事务。不久后,占据凉州的李轨被唐朝击败,因杨恭仁熟悉边境事务,李渊又任命他为凉州总管,镇守西北边疆。
凉州地处西北边陲,是唐朝与羌、胡等少数民族的交界地带。这里地势险要,民族复杂,历来是朝廷治理的难点。杨恭仁到任后,立即着手整顿地方。
杨恭仁经过考察了解,认为要稳定凉州,必须赢得当地百姓和少数民族的信任。
一次,杨恭仁在凉州城外的草原上巡视,看到一群羌人正在放牧。他走上前去,用流利的羌语与他们交谈。羌人们惊讶于这位汉人官员竟能说他们的语言,纷纷围拢过来。
“大人,您为何懂得我们的语言?”一名年长的羌人问道。
杨恭仁微笑着回答:“我年轻时曾游历西北,深知你们的习俗和语言。如今我来凉州,便是希望能与你们和睦相处,共同守护这片土地。”
羌人们听后,纷纷点头称赞。杨恭仁的真诚和智慧,很快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在杨恭仁的治理下,凉州逐渐恢复了安宁。他减免赋税,鼓励农耕,修复因战乱损毁的城池和道路。他还与羌、胡等少数民族建立了友好的关系,通过互市贸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