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凌云朗月
第134章 忠武将军死守沧州终殉国(第2页)
攻陷沧州,正是窦建德在这一战略调整后的重要成果。沧州的陷落,不仅进一步扩大了窦建德的势力范围,也为其在与唐朝的对抗中增添了重要的筹码。
隋朝旧吏王孝师在两个月前已主动向唐朝朝廷递交了降书,主动携沧州归附,唐高祖李渊封任他继续担任沧州总管。
六月的沧州城头,烈日炙烤着斑驳的城墙。王孝师身披甲胄,站在南门箭楼上,望着远处尘土飞扬的地平线,敌军如同狂涛怒浪般逼近,铁蹄声震得大地颤抖,战旗猎猎,杀气腾腾。这支来势汹汹的军队正是窦建德的夏国大军,仿佛要将沧州城彻底吞没在战争的洪流之中。
王孝师的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手中紧握长槊,手背上青筋暴起。这位曾经的隋朝官员,如今已是唐朝沧州总管。
王孝师早年仕于隋朝,凭借才干与忠诚,逐步升迁至地方要职。隋末天下大乱时,他坚守职责,尽力维持地方秩序,深受百姓爱戴。然而,随着隋炀帝的暴政和各地起义的爆发,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王孝师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两个月前,王孝师审时度势,主动向唐朝朝廷递交降书,表示归顺。唐高祖李渊赏识其才能与忠诚,封任他为沧州总管,继续镇守沧州,安抚百姓,稳定地方,为唐朝在河北地区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报!窦建德前锋已至城下三里!";斥候的声音打断了王孝师的思绪。他转身望向城内,百姓们正慌乱地收拾家当,孩童的哭喊声与妇人的啜泣交织在一起。
王孝师深吸一口气,对身旁的副将说道:";传令下去,凡十五岁以上男子,皆上城御敌。妇孺老弱,速从北门撤离。";
战斗在正午时分打响。窦建德的军队发动猛攻,密密麻麻的箭矢遮蔽了天空,仿佛要将城墙上的每一寸土地都钉满死亡的标记。
王孝师身先士卒,在城墙上往来奔走,指挥守军抵御。他的甲胄上已射满箭矢,鲜血从伤口渗出,染红了战袍。副将劝他暂避锋芒,他却大笑道:";大丈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