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裴寂支援浍州战役惨败,暴露文臣统兵的缺陷(第3页)
正是这般"山河表里"的地理格局,让豪强吕崇茂在唐初乱局中觅得机遇。当他的起义军扼住虞坂古道时,关中平原顿时陷入盐荒。史载长安城内盐价飙升至斗米千钱,百姓面黄肌瘦,"淡食而死者相望于道"。
而夏县境内星罗棋布的冶铁作坊,更让叛军得以就地铸造兵甲,据守中条山三十六隘口,与宋金刚部形成掎角之势。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粒盐晶、每一块铁石,都在动荡岁月里化作撼动帝国根基的力量,印证着司马迁"河东,天下之中"的千古论断。
十月寒露时节,夏县盐池旁的密林中,吕崇茂将盐工们围在中央。他举起半块发霉的胡饼:"昨夜我在城西破庙,看见守军把三车白面运进官仓!"
人群顿时骚动,盐工扯开衣襟露出嶙峋肋骨:"狗官要我们饿死,不如反他娘的!"
吕崇茂顺势踏上盐垛,腰间铁斧映着月光:"今夜取了官仓,明日我便是你们的魏王!"
吕崇茂自此占据中条山北麓要冲,势力迅速壮大,控制着通往关中的盐运古道,不仅切断了长安的盐铁供应,还自称魏王公开响应刘武周,吕氏更与宋金刚部将尉迟敬德形成南北呼应之势。
裴寂闻讯率军从晋州南下征讨,唐军行至涑水河谷时突遭伏击,只因裴寂轻敌冒进陷入重围。涑水河谷的晨雾还未散尽,裴寂的玄甲卫队已踏入死地。马蹄声突然从两侧山崖炸响,突厥骑兵的狼头旗刺破薄雾。
"保护总管!"亲卫队长话音未落,尉迟敬德的马槊已穿透他的胸甲。裴寂的幞头也被流矢射落,他伏在马背上狂奔逃命,身后传来唐军此起彼伏的惨叫。
此役,唐军精锐尽丧于突厥骑兵刀下,裴寂仅率数十骑狼狈逃回晋州。这次唐军惨败致使河东防线彻底崩溃,宋金刚乘势连克绛州、龙门,关中震动。
朝廷急遣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等将领率关中兵马驰援,但此时河东民心尽失,粮道频遭截断。史载百姓"多附贼军",官军陷入"馈运阻绝"的困境。直至当年十二月,李世民临危受命统率大军东征,通过柏壁之战扭转战局,方才逐步收复失地。
这场危机的根源,除刘武周势力强盛外,更在于军事决策严重脱离实际。有记载显示李渊曾提醒裴寂"战阵非所长",然其既无实战经验,又固执推行损害民生的焦土策略,最终导致官逼民反。后世评价此役为"未伤敌而先自溃",深刻暴露出文臣统兵的制度缺陷,成为唐代军事改革的重要镜鉴。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