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凌云朗月
第168章 李世民弓弦裂雪勇突围
武德二年(619年)寒冬十一月,李世民率军从龙门踏着坚冰渡过黄河,驻守在柏壁与宋金刚对峙。
当时,河东局势因刘武周势力急速膨胀而骤然恶化。此前刘武周勾结突厥攻占太原,其骁将宋金刚率两万精锐突破雀鼠谷天险,如利刃般插入晋南腹地,连克浍州、夏县,攻陷介州、浩州,兵锋直指黄河西岸的关中核心区。
李唐王朝立国未稳,河东诸城望风而降的危急时刻,李世民临危受命统关中精兵东渡龙门,在绛州柏壁构筑防线。这一战略抉择极具政治智慧:柏壁地处汾水与涑水交汇处,北扼吕梁山隘口,南控轵关陉要道,既是阻滞叛军西进的咽喉锁钥,又能与夏县败退的唐军残部形成掎角之势。
此时河东各州县历经战火洗劫,粮仓空虚,百姓惊恐躲入城堡,官府无法征粮,唐军陷入缺粮危机。李世民立即发布安民告示,百姓听闻秦王亲任统帅,纷纷从四面八方前来归附。他逐步筹集粮草,军粮得以充足补给。
李世民深谙"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的兵法精髓,采取"坚壁挫锐"之策,闭营休整的同时派殷开山等在隰州、浩州开辟第二战场,既切断宋金刚与太原的粮道,又策动河东士族秘密输送军粮。
在长达五个月的相持期间,唐军以柏壁为支点重构河东防御体系,主力坚守不出,只通过小规模骑兵突袭不断消耗敌军锐气,更在民间广布"秦王亲征"的舆论瓦解叛军斗志。这场看似静态的军事对峙实为战略主动权易手的关键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