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凌云朗月
第229章 时德叡携七州归降唐朝(第2页)
这次归附潮形成以汴水为轴心的战略走廊,使唐军控制洛阳东南门户,切断王世充与窦建德潜在联系。李世民对旧官僚体系的包容政策,配合南汴州等关键节点的军事部署,为次年洛阳决战奠定基础。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此次归附州县占当时河南道约四分之一,其粮赋供给极大缓解唐军后勤压力。
时德叡为隋末唐初河南地区重要将领,其生平因史料匮乏而显模糊,据《资治通鉴》《旧唐书》片段记载可知,其原属王世充集团,武德三年(620年)投降唐朝。
秦王李世民对时德叡的归附极为重视,不仅保留其原有部属,更特授其七州总管、封杞国公,位列武德年间异姓封爵前列。
秦王于汴水大营接见时德叡时,特意命帐中撤去刀戟仪仗,仅留行军司马杜如晦陪侍。时德叡则解甲卸剑趋步入帐,伏拜道:"末将困守尉氏三载,今见殿下旌旗蔽日,方知天命在唐。"
李世民疾步下阶扶起,执其手曰:"闻公以七州士马保全乡梓,此非私忠,实存大义!昔光武得渔阳突骑而定河北,今孤得时公,犹胜渔阳精甲。"
言罢取案上金错刀相赠,刀铭"戡乱"二字乃李渊亲赐之物。时德叡再拜欲辞,李世民正色道:"公以汴西七州归朝,当领七州总管;昔周公封于杞以续夏祀,今以杞国公之爵酬公保全华夏之德。"
帐外忽闻鼓角齐鸣,正是唐军押送二十车绢帛犒赏归附将士,时德叡部将隔帐山呼李唐万岁声震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