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刘武周旧部寻相等降将叛逃(第3页)
尉迟敬德听后,内心深受感动,立即跪地顿首,用力之猛导致前额流血,谢道:“臣听说解狐举荐仇人、祁奚推荐亲子的典故(两人皆为春秋晋国大夫,以公正举贤闻名),但这些都比不上大王您这般推心置腹的信任啊!”
言罢,尉迟敬德伏地再拜,道:“大王不疑,敬德非木石,岂敢负德!”
此时,尉迟敬德援引春秋时期晋国解狐举荐仇人、祁奚外举不避亲的典故,将李世民比作明察秋毫的贤主,自喻为受知遇的忠臣,建构起"圣主-义臣"的信任框架。
这段凸显历史多重面相的事件,既有寻相等人因现实利益再度倒戈,也有尉迟敬德把握时势的选择,共同构成隋末唐初群雄角逐中降将命运的典型缩影。
九月二十六日,李世民率五百轻骑巡视战场,登上北邙山魏宣武陵勘察地形时,突遭王世充亲率万余步骑合围。郑军猛将单雄信挺着长矛直冲李世民,危急时刻尉迟敬德策马怒吼,横刺单雄信落马。趁郑军阵脚稍乱,尉迟敬德护着李世民冲出包围圈,随即又调转马头率骑兵反复冲杀,在敌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待屈突通率主力赶到,郑军全线溃败,王世充仅以身免。此役唐军阵斩千余人,生擒冠军大将军陈智略,俘获六千持盾矛的精锐步兵。
战后李世民握着尉迟敬德的手感慨:"公的报答竟来得如此之快!"特赐金银满箱。经此一战,尉迟敬德不仅洗刷嫌疑,更成为李世民最倚重的猛将。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