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凌云朗月

第236章 罗士信智取两堡 (第2页)

 古硖石堡在洛阳城西三十里,谷水穿越新安县东境的千秋亭后,蜿蜒进入雍谷溪险峻的峡谷地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曾详载此处"山势廻薄,石径萦纡",唐代《河洛记》谓之"峡山堡",而据宫廷《实录》考证定名为"硖石堡"。这座矗立于片岩地貌之上的要塞,凭借三面绝壁、单道通行的天然屏障,成为王世充西线防御体系的重要支点。

 十月十七日夜,罗士信亲率三百陌刀手攀越断魂崖。唐军士卒口衔木枚,以浸油麻绳缠刀鞘防反光惊敌。当第一支火箭射入硖石堡郑军粮仓时,正在巡夜的守将独孤怀恩竟误以为是流萤。

 唐军如猎豹般自三面绝壁突降,陌刀寒光过处,号称"铁壁"的硖石堡在黎明前化作焦土。此战不仅缴获粟米八千石,更斩断虎牢关与洛阳的最后补给线。

 三日后,罗士信又率军包围谷水下游三十里处的千金堡,这座依托魏武所筑千金堰的要塞,城墙竟与古堰闸口浑然一体,强攻必遭水淹之险。堡内守军固守不战,并辱骂唐军,因此,罗士信在此地上演了一场精妙绝伦的攻心战。

 罗士信命人从新安县寻来数十名弃婴,针对守军心理精心设计"啼哭战术"。其先令士卒假扮难民,携数十婴儿夜抵堡下。当婴儿啼的哭声划破夜空,唐军细作故意高呼:"此非罗总管营耶?"待守军斥候靠近,又惊慌四散,遗留满地襁褓与粟米袋。

 这种充满生活细节的诈术,成功诱使郑军误判形势。当城头郑军听到"逃难百姓"的婴儿啼哭与"走错路"的惊呼时,守将副官发现蹊跷:"严冬时节,流民岂会携襁褓夜行?"但杀红眼的守军早已洞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