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虎牢关大战(三)(第3页)
“收兵,回虎牢关!”李世民的声音清晰有力。夕阳的余晖洒在他和凯旋的玄甲军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甲。五百勇士,带着俘虏和胜利的消息,策马扬鞭,向着那座扼守天下咽喉的雄关疾驰而去。关城之上,守军早已望眼欲穿,此刻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回来后,李世民写了一封信给窦建德,信中说道: “赵、魏(指河北)之地,本早已归属我大唐,却被足下侵夺。只因足下曾以礼相待我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并送还了我朝同安公主,所以我方一直坦诚相待,放下仇怨。王世充不久前也曾与足下修好,却已屡次背信弃义(指王世充篡位后曾经与窦建德交恶)。如今他的灭亡就在旦夕之间,却还在花言巧语诱骗足下。足下却率领三军之众,仰赖他人(指王世充)供给粮草,耗费宝贵的财力物力,去填补即将灭亡之人的无底洞,这实在不是上策啊!日前两军前哨相遇,贵军前锋顷刻溃败(指刚刚发生的伏击战),我们之间连郊劳(诸侯相见前的礼节)的使者都未能互通,足下心中难道没有一丝愧疚吗?因此我方暂且抑制兵锋,希望足下能听从到这番良言,做出明智的选择。如果足下不接受这个建议,恐怕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说夏军大营内,气氛凝重无比凝重,夏王窦建德高踞主座,面沉似水,一股无形的寒意笼罩着整个帅帐。下方,斥候刚刚颤抖着禀报完毕:整整六千夏军精锐出动,意在围捕秦王李世民与尉迟敬德二人,却不料反被区区五百玄甲精骑杀得阵脚大乱,溃不成军!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那两人竟如入无人之境,安然脱身!
“六千……打不过……五百?”窦建德的声音低沉得如同山谷间的闷雷,每一个字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他缓缓抬起头,原本锐利的鹰眸此刻燃烧着难以置信的怒火和一种被狠狠羞辱后的刺痛。他环视帐下,扫过那些垂首肃立、噤若寒蝉的重将们。
再看其帐下刘黑闼、王琬、高雅贤等人无不面有惊惶,目光闪躲。帐中唯有火盆里木炭燃烧的噼啪声,异常刺耳。“整整六千健儿,被对方五百人冲垮?李世民身边只有个尉迟敬德!”窦建德怒声说道。
“大王!”大将刘黑闼按捺不住,一步跨出,脸上肌肉抽搐,眼中布满了血丝,嘶声道:“末将当时就在侧翼!那五百玄甲,真真是……一群不要命的疯子!人马俱覆重甲,刀箭难入,冲阵如虎入羊群!为首一将黑面虬髯,手持大槊,悍勇无比,必是那尉迟敬德!他护在李世民左右,势不可挡。咱们的兵士……咱们的兵士根本就不能近啊!”刘黑闼的声音带着不甘和一种深切的忌惮。
凌敬,作为窦建德身边重要的谋士,此刻面色凝重地抚须开口,声音沉稳,试图缓和帐内的焦躁:“大王,诸位将军,敌虽骁勇,亦有其弱点。玄甲精骑虽锐不可当,然其兵力毕竟有限,重在突击破阵,不善久战与固守。李世民此行,名为探我大营,实为诱兵之计!其意在探我虚实,乱我军心,更以此显其威势,挫我锐气!眼下虎牢关唐军主力未动,我方切不可因一时小挫而自乱阵脚。当养精蓄锐,审视敌情,从长计议才是。” 他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帐外方向,隐隐有伤兵哀嚎之声传来。
窦建德猛地一掌拍在面前的案几上,厚重的木案竟“喀嚓”一声裂开一道缝隙!他胸膛剧烈起伏,大声道:“探虚实?挫锐气?他李世民这是在拿我窦建德的鼻子当鞋底踩!”说着,他猛地站起身,高大魁梧的身躯在火光映衬下投下巨大的阴影。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