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开宝箱!大赚!朱应:我籍贯北平!北平将领的惊!(第2页)

 “不过你说短时间不会见到,难不成以后还会见到这些悍将不成?”卜万一愣,诧异问道。

 “大人。”

 “皇上为何会下旨出征辽东?”朱应笑着反问道。

 “自然是收复我汉家故土。”

 “光复我汉家山河。”卜万不假思索。

 “不仅仅是如此。”

 朱应摇了摇头。

 “还有什么?”卜万倒是有些诧异了。

 “覆灭元庭,彻底让元庭失去南下犯我大明的底蕴才是根本。”

 “唯有如此,我大明北疆才可长治久安,百姓方可安详太平。”

 “辽东!纳哈出野心勃勃,一直想着南下犯我大明,同样这纳哈出也是元庭视之为兵刃的,有辽东在,他元庭仍然稳坐钓鱼台,纵然国力没有昔日之强,但仍然不可小觑。”

 “收复辽东铲除纳哈出是第一步,第二步定然是直接出征元庭,让元庭彻底不复。”

 “最好是让元庭四分五裂,这才符合我大明的利益。”朱应十分肯定的说道。

 这!

 之所以如此肯定,自然是因为朱应熟悉历史进程。

 历史上。

 在大明收复了辽东之后。

 不到一年时间。

 大明就再启兵锋,北伐元庭。

 然后就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捕鱼儿海之战,这一战,让元庭不复,再不复大元之名,而北元也分列成了诸多部落,互相制衡,互相逐鹿,对于中原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而在历史上,这一战也让蓝玉获得了武将上的杰出成就,封狼居胥,并且获封国公之位。

 “你说的有道理。”

 听着朱应所言,卜万赞同的点了点头。

 虽然他不懂军事,但是他懂政治,从朱应所言可以推断出来,这或许就是当今皇上的意图,唯有让元庭彻

底不复,大明北疆才可以真正的获得安稳。

 “继续在辽东之战好好表现。”

 “等到下一次皇上再次下旨出征时,或许你又可以获得出征的机会。”

 “武将不同于文臣。”

 “唯有战功才可以获得晋升,而等到辽东平定之后,你十有八九会晋位指挥使,到了指挥使之上,那官位就真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了。”

 “博取战功的机会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卜万一脸严肃的提醒道。

 “请大人放心。”

 “末将一定全力博取战功,为了自己,更为了大宁边军。”朱应当即道。

 “哈哈。”

 “好。”

 “今天大战劳累了一天,你也回营帐好好休息吧。”

 “今日战事你完成了,我也来运筹一下粮草调拨,还有伤卒治疗的事了。”

 “你好生休息。”卜万笑着拍了拍朱应的肩膀,直接让朱应下去休息了。

 对此。

 朱应自然是不会拒绝。

 “朱应。”

 “当真是不错。”

 “善于统兵,而且在眼界上,在为人处世上也并非无知!”

 “身负战功,应天又那般看重,未来必定是前途无量。”

 “我麾下能够出朱应这等人物,这也算是我卜万的一件政绩了。”卜万心底十分满意的想到。

 刚刚归于自己的营帐所在。

 “将军。”

 “隶属于北平军的诸位将军在此等候将军许久了。”

 刚刚一回来,如今已经是百户的肖汉来到了朱应面前禀告道。

 “北平军?”

 朱应表情略微一变。

 目光向前看去。

 只见以张玉为首,还有几个指挥佥事的战将都在营帐旁边等候着。

 这些战将。

 朱应也只认识张玉,其他的自然是不认识。

 当然。

 这个认识也只是在军营里见到了打了一声招呼。

 “张玉。”

 “靖难功臣,燕王朱棣最为得力的战将,可惜战死在了靖难,不然必是朱棣最信任的战将。”

 “他身边的这些将领如今虽然籍籍无名,算不上太出众,但如果历史没有改变,未来朱标不长命,还是那二傻子朱允炆当皇帝,靖难迟早会爆发的。”

 “这些战将也会在那时崭露头角。”

 “不过,真的到了未来那个时刻,我会在其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啊?”

 看着张玉还有他身边的战将,朱应心底也不由得怅然了起来。

 毕竟看着他们就想到了历史上的靖难,这么重大的事件,朱应自然是记忆犹新。

 在重生后。

 生活在北平府。

 实则朱应也想过投靠朱棣,未来博取一番功名富贵的。

 可是想归想,真正实践起来却是非常难的。

 虽说重生这个时代,可朱应对四书五经可是不懂什么,而且让自己作诗词更是不行了,在这个时代,想要做文抄公都不成。

 所以投靠朱棣也就作罢了,死了这条心了。

 “朱将军。”

 张玉带着几个将领来到了朱应面前,十分恭敬的一拜。

 朱应立刻走上前,抱拳回礼,同时问道:“张将军,你们这是有何事吗?”“末将特意率领北将军诸位将领来感谢朱将军活命之恩。”

 “今日若非朱将军率军驰援,我北平军全部都将难以活命。”

 “此恩,北平军不敢忘。”张玉一脸郑重的道。

 闻言!

 朱应一笑:“张将军客气了,之前在营帐里你已经谢过了,无需再提!同为袍泽,共御强敌!这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

 “朱将军。”

 “之前在营帐内我们不好表现的太过,毕竟如今是听调而来,但这一战我北平军每一个弟兄都非常感激将军活命之恩。”

 “大恩不言谢。”

 “他日朱将军若是去了北平,只要开口,兄弟们都赴汤蹈火。”张玉一脸认真的道。

 看着他这样子。

 朱应也是一笑:“好,那以后我去北平了,有事一定会开口,毕竟我籍贯本就在北平府啊。”

 听到这。

 张玉却是一脸讶异了:“朱将军籍贯在北平府?”

 “是啊。”

 朱应笑了笑。

 “既在北平府为何会在大宁府从军?”张玉无比震惊的问道。

 “呵呵。”

 朱应淡笑了一声,随口道:“总是有些原因的,毕竟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

 听着这话。

 张玉也听出了话里的隐含意味,这其中必然是有着缘由的。

 “这真的是可惜了。”

 “朱将军本是我北平府籍贯,如若从军应该也是整编入我北平军的。”

 “不知是何故,竟然让我北平军损失了将军。”

 “当真是可惜。”

 张玉一脸唏嘘的说道。

 在这辽东战场上,谁立的战功都没有朱应的多,也没有朱应的大。

 如此将才,更是一个悍将。

 在张玉看来,他北平军真的是损失了一员真正的大将了。

 “张将军,还有诸位将军。”

 “你们这一个个都是身负伤势,还是先回去好好休息吧。”

 “如今已经算是入冬了,晚上也是有些冷,不要被寒风牵动了伤势。”朱应微笑着说道。

 闻言!

 张玉笑着点头:“多谢朱将军关心,此番末将等人就是特意来道谢的,伤势不打紧的。”

 “朱将军今日一日未曾停歇,也需好好休息。”

 “末将等就先不打搅了。”

 “告辞。”

 说着。

 张玉带着麾下几个将领就离开了营帐。

 在他们离开后。

 “今日大战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