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滔天之功!朱棣:此子,要么是自己(第3页)

 “继续顶上!死死挡住明军!”

 “二皇子有令,援军已经在路上了!不可退!”

 只不过,他们的呼喊声在这混乱的战场上,显得如此微弱无力。

 面对朱应那疯狂而又不可阻挡的进攻,越来越多杀入城中的大宁骑兵,还有城楼上登上城关的大宁步卒,元军的防线已经彻底崩溃,逐步溃退。并且这种溃退之势,犹如决堤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拾,根本止不住了。

 “兄弟们!”

 朱应一边挥刀斩敌,一边嘶吼着喊杀,充斥力量:“杀!杀光鞑子!”

 对于大宁边军将士而言,朱应就是他们的军魂,是他们心中的无敌战神。

 听着朱应的声音,就足以让他们热血沸腾,振奋不已。

 只要知道他们的将军还在战场上奋勇拼杀,还活着,他们的士气就永远不会低落,永不熄灭。

 “追随将军,杀光这些鞑子!”

 “杀啊!”

 “一个不留!”

 “冲啊……杀……”

 已经杀入城内的大宁将士们,疯狂地嘶吼着,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仿若一群无畏的勇士,向着元军发起了最为猛烈的冲击。

 他们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仿佛要将整个城池都震塌。

 这镇夏城大门所在之处,已然被明军彻底杀穿。

 第一条街道被大宁将士们成功攻克,他们踏着无尽元军的尸体,一路向前推进。

 紧接着,第二条,第三条街道也相继被明军占领。

 元军被杀得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越来越多的大宁将士如同汹涌的潮水,源源不断地杀入城中,疯狂的冲杀着,疯狂的杀敌。

 将胜果一步步扩大。

 城外!

 沐晟目光始终紧紧锁定在镇夏城。

 此刻,他满心焦急地等待着大宁边军彻底杀入城中的那一刻。

 沐晟深知,只有大宁边军成功突破城内防线,他麾下的会州卫才有机会紧随其后,投入这场战斗。

 会州卫与大宁边军的建制截然不同,大宁边军坐拥两万骑兵,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锐不可当,而会州卫则全部由步卒组成,这些步卒大多是辽东降卒整编而来,受限于降卒身份,他们无法像大宁边军那样拥有组建骑兵的权利。

 此番会州卫首战,必须要取得胜果才行。

 “将军。”

 副将一脸激动:“什么时候轮到我们上啊?”

 副将紧握着手中的长刀,随时准备奔赴战场,大杀一场。

 沐晟微微转头,目光扫过副将那充满期待的脸庞,深吸一口气,沉稳说道:“等到大宁边军全部杀入城中,我们就可以压上去了。”

 “等待将令吧。”

 尽管沐晟心底同样急切,恨不得立刻挥军入城,可现在大宁边军都未曾全部杀入城中,显然还轮不到他们表现。

 此刻,他表面上显得镇定,唯有那微微握紧的拳头,透出他内心深处的急切。

 “朱应将军,当真是神人啊。”

 沐晟收回目光,再次望向那座被战火笼罩的城池,心底暗暗想到:“骑兵破城,如此悍勇。”

 “元庭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在边境设立了这些雄关雄城,妄图阻挡我大明铁骑,可北元苦心经营的这座坚城,就这样被朱将军轻而易举地攻破了。”

 “如此勇力,如此统兵之能,我沐晟,心服口服。”

 沐晟的眼神中满是敬佩与惊叹,此番大战能亲眼目睹朱应的神勇表现,对他而言,当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

 而在中军所在!

 朱棣与李景隆并肩而立,透过盾军防护,两人密切注视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

 战场上,越来越多的大宁骑兵如潮水般涌入城中,他们的身影在硝烟中若隐若现。

 与此同时,大宁步卒们也纷纷顺着攻城云梯,艰难却坚定地登上城关,与元军展开殊死搏斗。

 看到这一幕。

 朱棣与李景隆两人目光凝视着,表面上都是表现出了兴奋与激动!

 这…就是战功啊!

 攻城首日,便能顺利攻破这座元军重兵把守的城池,这无疑是一场意义非凡的胜利。

 特别是李景隆,他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心中暗自庆幸

:“幸亏将大宁边军归于我麾下啊,否则想要拿下此城,谈何容易。”

 “这一次大战,看来我也能捞取一些战功了。”

 “如此一来,皇上对我李家也会更为看重。”

 “朱应,此战结束,我一定要在奏章中多写些赞美之词,好好为他请功,这也算是我们彼此成就了。”

 想到这儿,李景隆难掩内心的激动,脸上的兴奋之色都愈发明显起来。

 仿佛已经看到了他日凯旋归于应天,自己在朝堂上因这场战功而备受赞誉的场景。

 “朱应战力超群。”

 朱棣微微眯起双,紧紧盯着城池,心中复杂:“他麾下的这一支大宁边军,在他的统御下,亦是勇猛非凡。”

 “每一个士卒都不畏生死,体力浑厚,士气更是强大。”

 “虽说我北平军昔日在边军之中,战力也堪称不凡,曾为边军之最。”

 “可如今看来,大宁边军的战力已然超越了我北平军。”

 “他,究竟是如何练兵的呢?难道仅仅是让将士们一同训练这么简单?”

 “不,绝不可能如此轻易。”

 朱棣的眼中闪过忧虑与忌惮,心底的不安愈发强烈。

 若只是朱应一人悍勇,只是匹夫之勇,还不足为惧。

 可眼下他所统领的大宁边军整体实力都如此强大,这怎能不让朱棣忌惮,他心底更是五味杂陈。

 “燕王。”

 李景隆满脸笑意,转头看向朱棣,话语中满是感慨:“这大宁边军,当真是悍勇无比啊!”

 “我常年在应天,禁军与金吾卫也都见识过,那些可都是从大明各处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

 “但今日一见,禁军与金吾卫的战力,或许都比不上大宁边军。”

 “朱应将军当真是厉害,不仅自身勇猛无敌,堪称霸王再世,就连麾下的将士,也都如此勇猛。”

 “不。”

 李景隆微微摇头,继续说道:“这些大宁边军将士,可不只是勇猛,他们每一个都不畏死,视死如归。”

 “这似乎与朱应将军身先士卒的激励有着莫大关系。”

 “有朱将军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整个大宁边军的战将们也都纷纷效仿,佥事统御万军,便冲在万军之前,守备统御五千军,就冲在五千军之前。”

 “如此一来,虽然危险重重,但整个军队的战力却被拔高了太多。”

 “此番,我定要好好写上一份详尽的军报,向皇上呈奏大宁边军的勇猛战力。”

 李景隆一边说着,一边不住的点头,脸上洋溢着兴奋。

 而听到这些。

 朱棣心底虽思绪万千,复杂难明,但脸上却立刻浮现出一抹深以为然的笑容,微微点头,附和道:“你说得没错,大宁边军如此悍勇,朱应将军如此神勇,确实该好好写军报上奏父皇,让皇上知晓我军的英勇表现。”

 朱棣嘴上这般说着。

 可眼底深处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仿佛在盘算着什么。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