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朱元璋:冠军伯,当为年轻一代翘楚(第3页)

 

宣读到此。

 

这一封捷报已完。

 

可以说。

 

这一封捷报宣读下来。

 

郭英并没有为自己请功,也并没有为李景隆请功。

 

而是实实在在的将此番在北元皇家牧场的大战前因后果,乃至于最终击溃北元铁骑的战果详细上奏了,朱应的战功没有任何一分的遗漏,完全地上奏了。

 

可以说。

 

这一封捷报除了是上奏击溃北元铁骑,塑华夏铁骑威势之功外,更是郭英亲自在为朱应请功。

 

这一战,打得太漂亮了。

 

郭英也清楚知道没有朱应布置那克制北元骑兵的龙门阵,凭他是无法改变战局的。

 

毕竟说到底,在大战一开始,大明虽然一路破城,可终究还是小看了北元的国力,小看了北元的兵力。

 

三十万大军讨伐,终究是不够。

 

但这一次的危机之局,还是被朱应给扭转了。

 

“诸卿。”

 

朱元璋缓缓从龙椅上站起来,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有着一股威严之气,压迫朝堂。

 

随之。

 

朱元璋带着一种激动的笑容,双眼俯瞰朝堂之上,大声问道:“感受如何”

 

“北伐大捷,大破北元铁骑,儿臣恭贺父皇。”

 

朱标当即第一个站出来,躬身向着朱元璋恭贺道。

 

脸上也满是喜悦与自豪,仿佛在为自己的父亲,也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

 

“臣等恭贺皇上。”

 

满朝文武也是纷纷向着朱元璋恭贺。他们的声音整齐而洪亮,在殿内回荡。

 

整个朝堂上皆是响起了恭贺之声。

 

“哈哈哈。”

 

见此一幕。朱元璋也是大笑了起来,此番大捷,他也是高兴无比。

 

笑声中也是充满了满足与自豪。

 

北伐之战!

 

哪怕还未彻底定下。

 

但是听到北元铁骑被大明正面击溃。

 

这一刻。

 

朱元璋觉得所有的努力与付出,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回报。

 

“诸卿。”

 

朱元璋展开双手,威严道:“从今以后。”

 

“北元铁骑不复天下无双,吾大明铁骑方为天下无双。”

 

话音落下。

 

“大明铁骑,天下无双。”

 

“皇上万岁,大明万岁。”

 

满朝文武齐声附和道。

 

此时此刻。

 

满朝文武也是有着一种荣耀与共的感受。

 

他们虽然没有上战场,没有参与北伐。

 

但北伐的运筹,北伐的粮草辎重调拨,他们都有参与,此战大捷,他们自也在其中。

 

他们的脸上,满是自豪与骄傲!

 

“父皇。”

 

朱标转过身,一脸郑重的向着朱元璋请命道:“冠军伯悍勇无双,统兵超群。”

 

“此番率吾大明骑兵正面击溃北元铁骑,当真是扬我大明天威,扬我华夏天威。”

 

“儿臣再次请命,重赏冠军伯。”

 

朱标继续说道:“至少,要让冠军伯之功绩天下皆知,更让天下万民知北元铁骑被我大明击溃之大捷。”

 

有了朱标的开口。昔日征伐辽东的大将军傅友德也站了出来,当即道:“冠军伯,忠勇无比,为国立功无数!太子所请,老臣附议。”

 

同样,傅友德声音坚定,充满了对朱应的认可与赞赏。

 

“臣附议。”

 

“冠军伯,理当重赏。”

 

“臣附议……”

 

一个个的大臣纷纷站出来附和。

 

随着一个个大臣走了出来,顿时满朝都是一片附和之声。

 

大臣们的声音此起彼伏,但目的都是一个,封赏朱应。

 

能够让满朝文武无一人反对。

 

哪怕是心中不情愿,也不得不附和的。

 

足可证明一点。

 

朱应用战功压服了一切不服之人。

 

再而!

 

朝堂上本就是文臣的主场,并非武将,并非淮西。

 

之所以无一人反对。除了是朱标开口外。

 

还有真正的关键,那便是朱应并非淮西,也并非朝堂上任何一派之人。

 

而且朱应也并无任何背景,身世干净,任何派系都不敢轻易得罪朱应,因为一旦让朱应向着他敌对的派系靠拢,那就不是好事了。

 

所以不得罪,那便是最好的选择。

 

除非是真正走到了对立面了。

 

朝堂之上!

 

这可比战场上要复杂更大,战场上就是一个杀,而朝堂上的杀戮是杀人不见血的。

 

而此刻!

 

看着朝堂上的一片附和。

 

朱元璋也笑了,随即,威声道:“赏!朱应此番为国立功,为国扬名,为华夏雪耻!为吾大明骑兵夺天下无双之名!自然是要重赏。”

 

“冠军伯,便是吾大明年轻一代的最翘楚!”

 

朱元璋也是对朱应此战之功的肯定与赞赏。

 

“不过。”

 

朱元璋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北伐还没有彻底结束。”

 

“最终的封赏,那自然还是要北伐结束后,将所有战功汇聚,咱好以战功晋封而赏。”

 

“而太子之言,便是让咱此刻就封赏。”

 

说着。

 

朱元璋也是有些无奈地看向了朱标。

 

毕竟这是自己亲儿子开口提出来的。

 

在朱元璋心底,所有北伐将领的封赏都是要等到北伐结束后再进行封赏的。

 

哪怕朱应也是如此。

 

毕竟朱应已经不是昔日的小军官了。

 

可既然此刻应允了,朱元璋此刻老脸上也是面带思虑之色,似乎是在想着如何来封赏朱应。

 

“标儿。”

 

“如何封赏冠军伯,你心中可有想法”

 

朱元璋将目光又看向了朱标,带着问询。

 

既然是朱标提出来的,索性就让他去想吧。

 

……